昨日的618,不僅是電商網紅的狂歡,地產這邊,萬寶之爭的關鍵時間節點已經來臨,萬科繼續停牌,這場公司股權之爭連續劇還將繼續上演,但這走向卻慢慢發生了變化…… 憶及萬科在去年12月25日發布的公告中,言辭懇切:公司管理層希望公司的文化、品牌、信用能夠保持,這是公司最珍貴的財富。公司管理層希望不要輕易改變公司的文化和經營風格,為此管理層希望獲得所有股東的支持。 萬科上市25年,華潤做了16年的大股東,直至寶能系的闖入才屈居第二把交椅。不過,曾經王石口中“最好的大股東”,如今卻成了萬科最大的羈絆。 講真,資本的市場,談什么溫度與情懷?試問,萬科這塊紅燒肉,誰不惦記?誰又能輕易拱手讓出? 昔日盟友反目 利益之爭下的股權戰 3月以來,華潤一反常態,先是嗆聲萬科管理層擅自引進深圳地鐵,后又爆出收購寶能股份的意向。就此,雙方盟友關系出現裂痕。緊接著,就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是的,在華潤的強烈反對聲中,萬科與深圳地鐵集團的資產收購預案還是如期公布了。6月17日晚,萬科披露了擬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預案。6月18日凌晨,萬科先后在聯交所和深交所發布公告顯示,擬收購深鐵旗下前海國際100%股權,初步交易價格為456.13億。若收購成功,深鐵將晉身萬科第一大股東,持股比為20.65%;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由15.24%降為12.1%,“寶能系”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由24.26%降為19.27%。 這是一次短兵相接的董事會,也是一場關起門來的“撕逼戰”。11人成員中,7票贊成,3票反對,1人因關聯交易回避,而3張反對票無一例外地全部來自華潤。很顯然,股份被稀釋、屈居第三的華潤無法容忍,也不能容忍。 要知道,萬科與深鐵的合作,不止表現在股權方面,甚至未來在全國乃至海外的軌道物業發展藍圖都已經明確規劃,二者的結盟關系牢不可破,此舉將華潤置于何地?狹路相逢,一場拼殺在所難免。消息人士透露,華潤明確反對深鐵入股萬科,并已將重回萬科第一大股東作為自己的目標。 此外,萬科稱A股股票自6月20日起繼續停牌,稱待取得深交所審核結果后另行通知復牌。 究竟是誰的萬科?江湖紛爭恨不休 在國際關系中,“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商場如戰場,那么,預計全年銷售將達3600億的萬科,掌權者將會是誰?華潤?深鐵?還是另有其人?地產江湖,一場腥風血雨正在醞釀…… 目前萬科前三大股東寶能、華潤、安邦持股總計已超過45%,在華潤與萬科管理層的暗戰中,持股24.29%的寶能成為極其關鍵的一環,而持股6.18%的安邦至今仍保持沉默,前景并不明朗。 毫無疑問,萬科與華潤都在竭盡全力地爭取更多股東的支持。對華潤而言,至少還有兩次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下一次的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并且需要聯合更多的股東。華潤方面更是明確表示,如果萬科不重新審視重組預案存在的問題,在未來的董事會或股東大會上提出相同的方案進行表決,華潤將會繼續投反對票。 由于上述交易后續還需股東大會審議,還有一種猜想是,如果華潤與“寶能系”聯手,那么超過40%的反對票仍可能導致方案不通過,甚至足以否決任何決議。 “地鐵+物業”萬科轉型城市配套服務商 6月12日,“2016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高端論壇”在深圳舉行。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和深鐵董事長林茂德均出席了論壇。王石表示,“軌道+物業”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啟,深圳地鐵集團與萬科的組合,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有望成為PPP模式的建設標桿。 引入深鐵作為戰略股東,未來,深圳地鐵與萬科的合作有望隨著深圳地鐵的擴張,延伸到深圳之外的區域;而率先踐行“軌道+物業”模式的萬科,也將在新一輪城市圈發展格局中搶占新的制高點。同時,此次深鐵與萬科合作模式以TOD模式為主(以軌道交通為導向引領城市發展)。對于萬科而言,公司在獲取土地資源的同時,將發揮其物業開發和運營管理的優勢,加快其向城市配套服務運營商的轉型。此外,雙方合作區域由深圳擴至東莞、重慶、惠州等地,彰顯了萬科和深鐵欲借助“軌道+物業”模式向全國復制推廣的野心。 可以說,城市配套服務商是萬科新十年戰略的核心關鍵詞。而城市級的配套不動產,通常對地段、交通便利性有著更高的要求。軌道交通既是城市的交通動脈,也是城市的經濟動脈。人口大量匯聚的地鐵出口,為萬科進行新業務嘗試提供了絕佳的環境。 萬科目前在全國有地鐵上蓋物業34個,建筑面積約1,135萬平米,這些項目是萬科成長性和穩定性最好的項目,也是萬科孵化各類新業務的重要基地。 而這一切,似乎又是明顯脫離華潤的意圖…… 回顧:精彩度堪比TVB 萬科股權爭奪戰始末 |
|
來自: 新用戶5080FKz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