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房子建在一個陡峭的小地方,建筑因此以細長的形態呈現。盡管如此,建筑師在住宅中設計了功能完全且寬敞明亮的生活空間,滿足了業主一家五口的使用需求。 建筑的外觀在“正立面”和“側立面”之間有所分別。正面采用豎向的縫隙緊密的外掛板,而側面是水平板材,木材之間的拼接痕跡較為清晰。南立面分為兩部分,西邊部分立面略低,以保護一樓免受主要的西南風降雨的影響。圖書館一側的正面朝西北方向,那是一片綠地,廚房的正面則朝向花園。北立面是一個典型的建筑物后部,如百葉窗和燕尾槽屋角落,在整體構圖中也突顯細節。 建筑師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區分立面的目的是:首先,建筑可以被解讀為四個體量而不是一整個,從而軟化了原本僵硬的方盒子的建筑樣式;其次,內外對應,人們可以從外觀就可以了解到住宅內部不同區域的功能。而正面和側面之間的適度對比,以及材料和顏色的統一使用,使得這種區別既含蓄又和諧。最終形成了項目令人驚嘆的設計表達。這座半坡草地上的建筑就好像祖母收藏的櫥柜和阿姆斯特丹傳統房屋之間的結合體,經典且親切。 入口在未做保溫隔熱的地面區域,那有停車場以及倉庫和設備房。為了使這一區域成為一個舒適的戶外空間,建筑師在遮蔽風雨的同時并沒有完全封閉空間,陽光可以通過建筑物的西立面和東立面的縫隙進入。在下雨的天氣里,水順著混凝土墻流下來,沿著排水溝流到地下。當雨停了,低矮的陽光溫暖了房子下面的混凝土,潮濕的空氣通過兩邊的縫隙被吹干。這種類型的戶外空間增加了孩子們選擇戶外活動的可能性,幫助小小家庭成員度過了有時困難的蹣跚學步階段。在底層區域最里面的開放空間,有一個五米高的多功能室蹦床和球類運動空間。這部分有泛光照明,這樣住戶就可以在晚上和冬天得到一個照明良好的游樂競技場。 該建筑的其他功能分布在上部三層樓和一個屋頂平臺上。第一層是框架結構,而最上面的兩層是原木結構。因此,支撐在框架上的樓梯獨立于上層建造,這樣原木結構在不同季節與干濕變化中伸縮,不會受到建筑靜態部分的阻礙。 ▼木結構分析圖 一樓有衣柜、洗衣房和兩間臥室。到這一層的樓梯,以及衣柜的地板,都是硬橡木制成的,這樣在穿鞋穿靴子的地方,就有很好的耐用性。往上走的樓梯是松木的,光著腳走路很柔軟。 二樓是大樓的主樓,有廚房、客廳和圖書館。它被設計成一個漂浮的空間,從西、南、東都有充足的日光。燈光和視野會根據房間所面對的不同景觀而變化。客廳的高窗面向南部的莫爾德有峽灣和山脈的全景風景,廚房的窗戶面向東面有遮蔽的溫室花園,而圖書館則面向西面綠色的樹林,它在冬季是白色的的雪景,美不勝收。 客廳西墻上的高窗從沙發區可以看到天空和樹頂。客廳東邊的窗戶外面有一間陽光花房,處于建筑物的背影面上。客廳有兩層挑空的高度,既可以作為宴會廳,也可以在白天收集和儲存太陽的能量。春秋時節,陽光既低又強,白天一家人可以退到廚房和圖書館,而內部木墻則被陽光加熱并儲存熱量,為夜晚提供舒適溫暖的室內環境。 三樓有一間臥室和一間浴室,還有一個畫廊作為圖書館的一部分。客廳還有一個室內陽臺,宛如《羅密歐與朱麗葉》戲劇中的布景,可以作為家庭舞臺表演。從畫廊區域可以直通到屋頂露臺,在這里,你可欣賞到美麗的夕陽,星空和北極光。樓上的臥室窗戶設有百葉窗,可以在提供隱私的同時也能選擇性的讓早晨的陽光進屋來。 ▼室內細部 ▼衛生間細部 ▼建筑夜景 ▼建筑平面圖 ▼底層平面圖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Zieglers Nest 建筑師:Rever&Drage Architects 設計團隊:Tom Auger、Martin Beverfjord、Eirik Lilledrange 建造商:Lervike AS 完成時間:2020年 地點:挪威,Molde 面積:152平方米(保溫區域) 照片:Tom Auger ![]() “木屋世界”與您一起 領略世界木屋風采,感受環球美景佳作。 我們是木結構與裝配式集成建筑及相關行業資訊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