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揚州是一座詩城,你肯定深有體會,無論是“春風十里揚州路”,還是“煙花三月下揚州”,無不展現著這座城溫婉柔美的氣質。 如果我用剛烈血性形容這個地方,你可能就感到詫異了,但這并不是憑空捏造,歷史上這里發生過一幕幕忠義故事。 ![]() 國學大師錢穆曾說:“揚州一地之盛衰,可以覘國運”。享受多少繁華就要承擔多少風波。 和平時期的揚州城,受交通之便而極盡繁華;而每逢朝代更迭,此地又因其便利而成風口浪尖之地,頻遭戰火洗禮。 ![]() 南宋開慶時,元兵入侵,直抵揚州。 大將李庭芝、副將姜才臨危受命,奮力抵抗。 元軍久攻不下,就開始搞小動作,許給李、姜兩位將軍各種誘惑,高官、厚祿,只要你開城門,什么都好說。 兩位將軍當然不會為這點蠅頭小利出賣家國情義。 ![]() 元軍見利誘的招數不奏效,便使出了威逼的手段,他們抓來了李庭芝的妻子,押到城門下,逼迫他們打開城門,但李庭芝依舊沒有屈服。 無可奈何的元軍,只能繞過揚州,直接攻陷臨安,俘虜了皇帝和太后。 這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被俘的皇帝竟然給揚州傳了一道圣旨。 說什么你看皇帝我都投降了,你們守的不就是我南宋皇室嗎,現在我們已經成為俘虜,你再堅持也沒什么意義了,趕緊撤吧。 ![]() 李庭芝看后,怫然大怒。 人家皇帝下旨都是勒令誓死守城,還沒見過哪家皇帝送消息勸守城的將軍投降的!這道圣旨,我堅決不能遵守! 隨后,李庭芝撕了圣旨,拿起武器,繼續死守揚州。在捍衛孤城十七個月后,李、姜二將慷慨殉節。 ![]() 國都被破,國君被擄,但李庭芝、姜才仍堅守揚州不降,因為他們深知,作為一名守將,守城是他們的職責和使命,守城,不是為了宋朝王室,而是為了自己的國家、民族和天下百姓。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生命,詮釋了真正的忠誠,便是忠于職守、忠于國家和民族。 編輯 | 王琳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