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圖片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僅供交流 繪畫提高除了強化訓練、名師指導,還離不開優秀的學習參考;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才有可能看的更遠,今天我們的圖書天使給我們精選了兩本不錯的書籍,供大家參考學習。 第一本書 她是豆瓣2018年度好書,將上古傳說中的幾百種神奇異獸形象,進行了生動、瑰麗的全新演繹,并配以精練的原文及趣味的解讀,為華夏上古志怪傳奇插上另一種想象的翅膀。 她便是最美《山海經》繪本 ——“百鬼畫師”杉澤的 《觀山海》 這本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最火的《山海經》圖文繪本。 曾上架7小時就賣斷貨,半年狂銷30萬冊,入選2018年豆瓣年度好書,上市2年3萬多人想讀,豆瓣評分穩定在8.5分以上,可謂叫好又叫座。 在網絡上擁有140萬粉絲,江湖人稱“百鬼畫師”的杉澤,以《山海經》作為靈感來源,結合當代審美品位及其特有的中式繪畫風格,將上古傳說中的幾百種神奇異獸形象,進行了生動、瑰麗的全新演繹。 杉澤在創作過程中,前后耗費三年時間構思,參考多部文獻資料,使得每一種異獸形象的塑造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原由,并融入現代人的想法和理解,為華夏上古志怪傳奇插上另一種想象的翅膀。 相傳,《山海經》最初有圖,后來失傳。 東晉詩人陶淵明在《讀<山海經>十三首》中就曾寫到: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可以猜測,《山海經》成書之初,可能就是圖文并茂的 現今能看到的“山海圖”大多是由明清畫師根據原文所畫,流傳最廣的版本主要是明代蔣應鎬、武臨父繪的《山海經<圖繪全像>》,明代胡文煥編的《山海經圖》,以及清代吳任臣注的《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這些畫雖粗獷質樸,卻很大程度的再現了上古先民對于那個世界天真的想象與探索。 左圖為明代蔣應鎬、武臨父所繪陸吾,右圖為杉澤所繪陸吾形象 左圖為明代蔣應鎬、武臨父所繪狌狌,右圖為杉澤所繪狌狌形象 左圖為清代吳任臣所繪九尾狐形象,右圖為杉澤所繪九尾狐形象 在《觀山海》中,這些異獸不再是簡單的線條拼湊,作者融入了當代的審美,用細膩柔美的筆觸,將其繪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或兇猛,或靈動,或溫柔。 杉澤筆下小憩的蔥聾 “你是不是也飛累了,在我身上停下休息吧,我幫你遮陽好不好” 杉澤筆下蓮花中的蛇身人面神 “忘卻人間的悲歡離合,清潔勇敢如新生” 它們有靈魂,有情感,甚至人性, 仿佛每一個異獸的背后都有一段屬于自己的故事, 哪怕說不上來是什么, 但卻足夠想象, 如果生命有形態,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 為了讓《觀山海》兼具知識性,杉澤邀請了同樣熱衷鉆研志怪文獻的好友梁超,為圖畫配上嚴謹通俗的文字。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梁超不僅參考了郭璞、袁珂先生等人的《山海經》校譯版本,還多方參閱古典書籍,做了大量的故事延伸,補充了許多新奇有趣的知識。 關于原文中大量令很多讀者困惑的生僻字,細心的他還做了漢音標注,力求做到知識的全面嚴謹和語言的簡明生動。 被讀者贊為“絕美《山海經》”的《觀山海》,不僅畫美,裝幀也十分典雅精致。 本書采用內外雙封的精裝封面,內頁選用超感特種紙,最大程度的還原作者原稿的效果。裸背鎖線的裝幀方式,可180度平鋪,使得內文中的跨頁部分能夠完整的展現給讀者。
《觀山海》就是對傳統文化開拓創新的一次勇敢嘗試,試圖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法,給即將被時間沖刷殆盡的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時代的生命力,讓更多的年輕人愿意走近它們,從而去關注和了解傳統文化中所蘊藏的無窮魅力。 正如知名科普達人博物君評價這本書時所說:“本書的繪畫作者為《山海經》的異獸們繪制的畫像極為精美,富有藝術性和想象力。更可貴的是,本書不僅是畫集,還有大量對《山海經》的注解文字,為現代讀者了解這部奇書提供了多方位的幫助。”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則在看過本書后評價:“對華夏先民來說,從來就不缺乏恢宏浪漫的想象,《山海經》的存在就是證據。今天,一個才華橫溢的作者,用這本《觀山海》為我們展現了他心中的答案。” 第二本書 她用240余幅絕美插畫,講述了78個關于世事變幻與人生聚散的動人故事,暢銷書作家白落梅傾情配文,以經典古詩文鋪陳故事背景,使本書增添文學的光華,更具可讀性。 她便是時光主題繪本 ——“無臉畫師”呼蔥覓蒜的 《朝暮集》 ![]() 《朝暮集》是網絡高人氣“無臉畫師”呼蔥覓蒜最新創作的一本時光主題古風繪本,集中呈現了作者對“時間”這一人類永恒話題的獨特理解——一生很長,有走不盡的萬水千山,賞不完的春風秋月;一生很短,不過是晨曉到黃昏的距離,茶涼人散,物換星移。擁有時珍惜,錯過了無悔,方不負人生朝暮。 繪者呼蔥覓蒜以綺麗的想象和極強的共情力,關照人、妖、仙界或高貴或卑微生命隱秘的內心世界,穿越千年時光,洞察深宮庭院、尋常人家、詩酒江湖中人生的百種形態,視角清奇,意味深邃。 落筆以古典唯美畫風,透過光影與四季的變化,演繹了一幅幅關于愛情、生命、重聚、別離……的時光畫卷。場景宏大開闊,細節含蓄精致,宛如電影鏡頭,讓讀者隨畫面而莞爾、喜悅、振奮、嘆息,生發對歲月變遷中自身所得所失的寬廣感想。 暢銷書作家白落梅為每幅畫傾情配文,以經典古詩文鋪陳故事背景,以詩意柔美的筆觸勾勒動人故事,使本書增添文學的光華,更具可讀性。 關于人生,有一人一酒,與歲月相知相安的暢快;也有此去經年,物是人非的回望與感懷。 關于愛情,有相濡以沫、交付真心的靜守天長;也有止于擦肩、轉身錯過的美麗誤會。 關于歲月,有不念過往,不問將來的灑脫;也有愿時光溫柔,待我如初的企盼。 當往事終將如煙,我們該如何不負人生朝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