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唐僧是一個缺點頗多的“平庸”人物。有的人甚至認為:唐僧的形象,是孫悟空形象在同一陣營中的基本對立面。 唐僧以取經為其事業,當初曾發誓言:“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到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這種事業心是十分可貴的,意志也是十分堅定的,而且十五遍寒暑的取經經歷,證明了他是終于兌現了自己的誓言。對于他來說,一路上跋山涉水、忍饑受寒自不在話下,今日被捆明月蒸,也是家常便飯。此外還有許多難能可貴的地方。 “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豈可忽乎哉!”《戰國策》中蘇秦的老實話道破了幾千年來多少人的心思。翻開歷史,人世間演出過多多少少爭權奪利的鬧劇?可是帝王的地位擺在唐僧面前,也沒有動搖他取經的決心,這不難能可貴嗎?請看: 西梁女國的太師啟奏:“明日天開黃道,請御弟爺爺登寶殿,面南,改年號即位。”又“女王依言,攜著長老,散了筵席,上金鑾寶殿,即讓長老即位。”可是,唐僧還是堅決離城:“讓貧僧取經去也!” 多少人追求一個小康之家,不愁吃,不愁穿,妻兒團聚樂陶陶。對于大富之家,便更是夢寐以求了。而唐僧卻不然,西天取經到了一處富實的山莊,一個女人對唐僧說:“舍下有水田三百余頃,旱田三百余頃,黃、水牛有一千余只,騾馬成群,豬羊無數……”如果唐僧能答應做個“家長”的話,自然便能享受“在家人的好處”: “春裁方勝著新羅,夏換輕紗賞綠荷。秋有新基香糯酒,冬來暖閣醉顏酡。四時受用般般有,八節珍羞件件多。襯錦鋪綾花燭夜,強如行腳禮彌陀。” 可是唐僧毫不動心,情愿在松柏林中熬上一夜,繼續西行。這種不貪圖安逸享受,為事業一往無前的品質,也是難能可貴的。 豬八戒曾說:“和尚是色中餓鬼。”唐僧在取經路上,遇到要和他匹配結親的美女嬌娃可謂是非常多。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個“脂粉不施猶自美”讓唐僧做“家長”的女人之外,還有“眉如翠羽,肌似羊脂”的西梁女王;“軟玉溫香”、“春意無邊”的琵琶洞女子;“團團粉面若銀盆,朱唇一似櫻桃滑”的半截觀音;“青姿收翡翠,丹臉賽胭脂”的杏仙姑娘;更有美貌的天竺國公主,帶兩班“娉婷裊娜、玉質冰肌”的彩女向他獻媚。對于這一切唐僧都置之不理。孫悟空連連夸道:“好和尚,好和尚!身居錦繡心無愛,腳步瓊瑤意不迷。” 唐僧取經,身經八十一難,常和死神作比鄰。苦難未能動徭他取經的決心,死神也無法阻止他的行程。車遲國斗法,孫悟空裝死,國王下令殺唐僧,唐僧在自料必死的情況下,對孫悟空祝道: “自從受戒拜禪林,護我西來恩愛深。指望同時成大道,何期今日你歸陰。生前只為求經意,死后還存念佛心。萬里英魂須等候,幽冥儆鬼上雷音。” 記得有句名言叫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唐僧則又升華為:鞠躬盡瘁,死而不已。“萬里英魂須等候,幽冥做鬼上雷音”,真足以和“此去泉臺集舊部”媲美。 上述幾點已足以說明唐僧也是一個大節凜然,令人肅然起敬的正面人物。書中,作者引用唐太宗的《圣教序》對唐僧作了評價:“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作者了解他的人物,自然比讀者貼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