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視導讀:已經執行半年多的網絡視聽節目備案新規,近日對外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上線備案登記情況,結果卻令人大吃一驚。 自2月15日期,網絡視聽節目雙備案(規劃備案、上線備案)新規已實施半年有余。截至目前,廣電總局已公布了2-6月份的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拍攝規劃登記備案情況及篇目,和2019年第二季度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上線備案登記請款及片目,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雙備案新規執行后,官方首次對外公布通過上線備案有關信息。 根據官方所公布的內容可以得知,第二季通過規劃備案并取得上線備案號的片目共計19部。其中,網絡劇占8部、 網絡電影占10部、網絡動畫1部。 網絡電影雖然在此次取得上線備案號的作品數量中占大頭,但是在截止第二季度通過規劃備案的1577部重點網絡影視劇中,網絡電影同樣也以1049部占比最大,網絡?。?03部)和網絡動畫(125部)次之。 如此計算,雙備案實施后,網絡電影上半年的通過率只有0.9%,網絡劇雖然通過數量不及前者,但是通過率卻比網絡電影多出1個百分點(1.9%);網絡動畫雖然有且只有一部拿到上線備案號,但是通過率卻與網絡電影不相上下(0.8%)。 此次公布通過雙備案新規的作品,無論是作品通過數量還是通過率都低到讓人難以想象,但是從這些通過一輪規劃備案和二輪上線備案的作品中,或許可以規避一些不必要的審核風險。 從這次通過上線備案的8部網絡劇中可以發現,當中最大內容體量為24集,絕大多數獲得節目上線備案號的作品都將集數控制在了12集以內。比起雙備案前動輒便30集起步的網劇作品,此后網絡劇也許將在集數方面回歸網劇“初心”。 此前,廣電總局針對電視劇注水問題曾多次進行表態。2018年,廣電總局高偉通過《人民日報》發聲——用高品質創作擠干電視劇"水分"。 這兩年,不少電視劇皆在播出前臨時進行集數調整,網絡劇雖然未被提及注水,但是隨著近些年電視臺播放政策的調整,不少電視劇轉向純網絡平臺播出,網絡劇的內容體量也隨之水漲船高。 從此次通過上線審核的網絡劇體量不難發現,網劇控水也開始被廣電提上了管理日程。 通過廣電總局在2019年前兩個季度所公示的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拍攝規劃登記備案情況中可以發現,無論當月備案作品數量是增是減,現實主義題材占比都保持著較為平穩的上升趨勢。 雖然今年以來,古裝劇仍是網絡劇中討論熱度最高的題材類型,但是有關古裝劇限令的新規卻在不斷刷屏。先是“被禁”后又改成“配額上新”,古裝題材在被推向風口浪尖。 “限古令”并不是一個新話題,隨著“臺網統一”標準的落實,網絡影視劇也對古裝題材的監管創作日趨嚴格。 此次拿到節目上線備案號的19部作品中,古裝題材僅占4部,絕大多數作品背景年代都是現當代。可見現實主義題材創作風潮已經從電視臺刮向網絡。 依托現實主義創作浪潮,在通過規劃備案的1577部重點網絡影視劇中,無論是網絡劇領域還是網絡電影領域,“都市”題材都是以絕對優勢領先于其他題材。 規劃備案中網絡劇題材分布 規劃備案中網絡電影題材分布 另外,或許是受到年初《流浪地球》的影響,今年網絡影視劇科幻題材創作也迎來了一個小高峰。 而除了以上兩種類型的增長,今年網絡影視劇在軍事、司法、民族等其他冷門創作題材方面也有所突破。 短期來看,網絡視聽節目備案新規實施的半年僅有19部作品通過審核,一定程度上打亂了不少行業從業人士的工作進程,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審核機制一定程度上刺激網絡視聽行業開始自我革新。 并且截止8月24日,已有83部作品獲得節目上線備案號(不包括第二季度已公布的19部作品),可見當行業和監管部門度過新規適應期后,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都會開始顯著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