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看到這則新聞我第一反應是:看吧,再讓你們不好好學習,再讓你們天天“開黑”,這下把自己“黑”的拿不到本科畢業證了吧!但轉念一想,本科生變成專科生,真的只是學生不好好學習的原因嘛?我們再往前深究一下,難道現行的教育理念沒問題嗎?我們一直接受的大學教育、家長對我們教育沒有問題嗎? 大學教育的職高化現象 大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科學家還是僅僅只為了就業? 大學現行的教育理念是按培養方案來教學,而培養方案更側重技能教學,一切的目標、課程設置只是為了學生就業服務,如果僅僅是為了就業而教學,那我們為什么不去讀職高技校。學一門手藝,在產業結構調整的當下,會更容易找到工作。 (圖片來源網絡) 很多搞教育的人都在講:我們現在沒有大師!對呀,現行的教育這么功利,學校為了學生就業而開設技能課,學生為了畢業后可以立即就業只學習相關的知識。延續到后面的考研究生、考博士也只是為了當老師而不是為了搞研究。教育目標的設定,不是為了提高整個社會文化的進步程度;教育課程的研發,不是為了培養學生對人的認知方式、分析事情的方法的學習,這樣的大學教育儼然不是一個培養科學家的地方,只是一個工廠的流水線,我們這樣的大學生只是流水線作業下的產品,順利畢業你是一個合格品,沒有畢業你就是一個殘次品,僅僅如此! 我們的上學之路是不是命中注定? 仔細想想,不止大學的教育是這個理念,從接受教育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是這條標準流水化產業線中一個等待完善的產品。早教是為了上一個好幼兒園→好幼兒園是為了上一個好小學→……→好高中是為了上一個好大學→好大學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找一個好工作又是為什么呢?為了結婚、生孩子,我們再次陷入這個循環往復的邏輯。 這個“死循環”是因為很多家長對孩子初級教育的目標設定在了18歲,考上大學就OK了,家長覺得自己在孩子教學上的任務就是:我給你提出目標,你通過學習去實現。但是上大學的孩子突然沒有了老師父母的耳提面命,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沒有動力、非常迷茫,不知道接下來要怎么辦! (圖片來源網絡) “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天天宿舍“開黑、吃雞”、上課和老師打游擊戰“玩手機”、作業應付、考試湊活“60”分萬歲,這樣的大學生比比皆是。畢不了業那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我們為什么要上大學? 首先,因為我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想要與自己生理年齡相匹配的智慧和理性,我們想在青年以后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發現世界之美和人生價值。如果接受高等教育只是為了找一份工作,那么不論讀到碩士還是博士,缺乏持久求知動力的學習最終會成為乏味無聊的負擔。如果你還在羨慕那些不上學就做小生意、或者找個大款嫁掉,有錢有房有車的同齡人,不如早早學一門手藝,早早賺錢,趁著年輕去為自己的生活做主。春色易老、青春易逝,何必把生命浪費在游戲和逃課里? 另外,我們上大學是為了經營自己的“人際圈”。 記得上大學時,有個同學上課時睡覺,迷迷糊糊醒來后這個同學就一直玩手機。老師當時說:“你可以每節課都睡覺,也可以一直玩手機,反正這個社會總得有人墊底,你連在一堂課上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都沒有,你給別人墊底也很正常!”老師的話乍聽有點刺耳,細想來不無道理。 (圖片來源網絡) 每年寒暑假回家,我們會發現跟那些沒考上大學的中小學同學共同語言越來越少。高考這座“獨木橋”雖然作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門檻一直被人詬病,但高考成績的確可以很大程度考察一個年輕人的自控力和意志力。大學的專業方向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們今后十幾年的從業領域,同學、老師是我們職業生涯里非常重要的人脈資源。大學文憑只是我們進入職業領域的敲門磚,而入行后的人脈資源會為我們提供更多機遇。在大學期間廣學博交,在學習過程里發現志同道合的同齡人和師長,會讓我們在職業生涯里獲得更多的“外力”,使我們實現“生理成年”、“認知成年”之后獲得“社交成年”。 已經或馬上成為大學生的你們 已經上大學的我們,現行的教育理念沒有辦法短時間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作為一個剛剛畢業的老學姐,在我有限的觀察及反思我大學四年的經歷,在大學里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專業或者教育方式,完全可以通過別的途徑去學習你喜歡的知識。現在獲得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花一點時間都可以找的到!有知識性的公開課、網課,也有相對應的各行各業舉辦的培訓班。如果想要學習干貨、硬技能去專業的地方學習要比在大學里上很水的課更立竿見影!關鍵是不要虛度光陰! (圖片來源網絡) 還沒有上大學的你們,最重要的一點: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喜歡的專業。華中科技大學既是“985”又是“211”一定是父母們最喜歡、最先給孩子規劃的那一類名牌學校,但一定不是“降級”的那18位同學最喜歡的。報志愿之前一定要剖析一下自己的內心,最喜歡什么、想要從事什么專業,以自己為主,父母的建議為輔。無論是大學四年還是畢業以后工作考研,都需要你獨自走過,不是自己所愛真的很難走下去。 大學在很多人眼里是最高學府,大家都是懷著憧憬走入了大學校園,為什么有的人最終成功走完四年,有的人被迫在中途下車?各有各的原因,無論是不喜歡課程還是自己受到“生活”的誘惑亦或者來自家長的壓力,希望大家都能糾正自己的心態,換一種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走完四年的全程! 好了,本期親媽學堂就和您聊到這兒,期待下次與您相見! “親媽學堂”致力于做好育兒的“最后一米”——將海量的育兒知識轉化為每天的“日常行動”。幫您既懂得育兒道理,又能過好帶孩子的每一天。讓我們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給孩子更好的現在。 如果覺得有用,請果斷收藏和轉發給你身邊有需求的人哦! 與親媽一起 為孩子成長為更好的你 歡迎關注”親媽學堂“ 在后臺留言與我們分享您與孩子的故事
更多精彩回顧: 孩子遭遇的難題,遠比你想象的復雜……但解決辦法遠比你想象的簡單!(上)孩子遭遇的難題,遠比你想象的復雜……但解決辦法遠比你想象的簡單!(下) 為什么孩子總對你沉默?孩子,請做一個善良而有鎧甲的人!(一)孩子,請做一個善良而有鎧甲的人!(霸凌應對)和孩子誠懇談論年老和死亡,很難嗎?所有學齡前孩子都遭遇的拼音難題,你遇到了嗎?雙十一剁手,這些物品趕緊“踢出”購物車!【全國消防安全月】兒童家庭用電小常識,快來mark住!雙十一,沒有幫你清購物車的男朋友,還要不要?【聯合國糖尿病日】不做“小糖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