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3▲

P24▲
P25▲
P26▲

P27▲

P28▲
現在來到的是6號窟,也就是“西方三圣殿”,石窟開鑿于盛唐時期,就是公元600---900年左右,窟深5米,寬5.5米,高5.5米,正壁中央蓮座上雕阿彌陀佛立像。這些造像依巖體雕鑿,雖有殘損,但仍保持著盛唐時期面型豐滿,身段勻稱,姿態生動的造型藝術特點,尤以弟子阿難、迦葉為佳。據佛經記載:阿難為釋迦牟尼叔父斛飯王之子,是釋迦牟尼堂弟,后隨釋迦牟尼出家并為其侍從二十余年
。阿難長于記憶, 被稱為“多聞第一”。在石窟造像中,往往以翩翩少年的形象出現。弟子迦葉高3米,據佛經記載:
迦葉是古代印度摩揭陀王國舍城人,為婆羅門種姓,后來出家為僧成為釋迦牟尼的弟子之一,因他少欲知足,常行頭陀行,故稱“頭陀行第一”。這兩尊石雕,形神兼備。從那有神的眼睛、
富有表情的臉型上刻畫出了兩者不同的性格與年齡。恰到好處的衣紋線條,充分展現了衣料的質感和人體的體型美特征,專家們稱他們為“具有雄偉健實氣魄的唐代杰作。”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在藥師殿內供奉有無上尊藥師琉璃光如來佛,為東方凈琉璃世界之教主。據《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記載,他與月光菩薩、日光菩薩并稱為“藥師圣三尊”。此佛曾發下十二大愿,愿為眾生解除疾苦,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凈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如極樂國。
P39▲

P40▲

P41▲

P42▲
千佛洞藥師殿位于山崖的高處,在外看不見任何通道,通道在山崖內,為一條狹窄的差不多直上直下的甬道。
P43▲
P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