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草》 2.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誡子書》 3.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佚名《生年不滿百》 4.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6.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羅隱《自遣》 7.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8.神龜雖壽,猶有竟時。——曹操《龜雖壽》 9.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蘇軾《西江月·平山堂》 10.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朱熹《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1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其五》 12.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3.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李紳《答章孝標》 14.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15.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6.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17.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1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 19.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20.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戴復古《寄興》 21.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22.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輕。——元稹《蟻》 23.枉教一室塵如積,天下何曾掃得來?——楊萬里《讀陳蕃傳》 24.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25.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斷句》 2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27.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28.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蜂》 29.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30.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3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32.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33.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鶴《小松》 34.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3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曉景》 36.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37.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38.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游原 / 登樂游原》 39.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40.-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趙翼《論詩絕句之二》 4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4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4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5.金非不為寶,玉豈不為堅?——歐陽修《古瓦硯《 46.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47.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羅隱《西施》 48.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49.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上李邕》 5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5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5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稼說送張琥》 5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54.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55.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蘇軾《琴詩》 56.莫笑賤貧夸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57.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58.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59.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60.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6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2.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64.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 65.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 66.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67.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68.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69.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70.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赤壁賦》 71.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72.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陶淵明《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曲阿作》 73.日出入安窮?時世不與人同。——佚名《日出入》 74.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75.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 76.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李紳《答章孝標》 77.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偶成》 7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79.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80.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81.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8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8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五首·其二》 8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85.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86.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8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佚名《長歌行》 8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89.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9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 白頭吟 / 有所思》 91.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92.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佚名《宰予晝寢》 9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 94.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巳《謁金門》 95.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陸娟《代父寫詩送行》 9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97.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許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98.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9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10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1.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10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10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0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0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107.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杜甫《戲為六絕句》 108.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程顥《秋日》 109.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荀子《勸學》 110.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111.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1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11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114.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11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116.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二》 117.行人莫便消魂去,漢渚星橋尚有期。——晏幾道《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 118.人而無儀,不死何為?——佚名《相鼠》 11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佚名《淇奧》 120.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荀子《勸學》 121.清鏡無雙影,窮泉有幾重。——顧況《酅公合祔挽歌》 12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2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2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12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12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127.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陸游《釵頭鳳》 128.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129.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飲酒·其五》 130.假金只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李紳《答章孝標》 131.葉落當歸根,云沉久必起。——錢嶫《憫黎詠》 132.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133.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朱熹《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134.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35.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佚名《黍離》 136.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13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8.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13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40.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141.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史記·刺客列傳》 142.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43.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14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45.卻余人物淘難盡,又挾風雪作遠游。——梁啟超《太平洋遇雨》 146.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47.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滑稽列傳》 1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佚名《論語七則》 149.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150.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