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為王添強繪本戲劇工作坊報道原創作品,若欲轉載請回復“授權”,了解詳情。未經授權,視同抄襲。 「教育戲劇」是什么? 廣義教育戲劇下的不同形式 戲劇滲透學科的功能 整體教學流程的三個步驟 戲劇滲透學科的程度 教育戲劇「教學模式」 「教育戲劇」是什么? 「教育戲劇」分廣義及狹義解釋,「廣義 」 的教育戲劇(Educational Theatre and Drama ETD)是指所有應用在教育范圍的戲劇活動;「狹義」的教育戲劇,就是戲劇教學( Drama based Pedagogy DBP)是運用戲劇技巧「滲透」及「融入」學校學科學習,成為教學工具和媒介,就是英國的教育戲劇( Drama in Education DlE ),由于英國課程中戲劇一直在語文學科之中,而我們與英國情況不同,是「戲劇教學法」純教學工具,加上 DIE 發揮在不同學科的「升華版」,把戲劇的肢體動作、空間環境、角色換位思考、思想品德,滲透在應用各個學科的學習之中。 廣義教育戲劇下的不同形式 戲劇表演活動 Theatre by Children 創造性戲劇 Creative Drama 創意戲劇 Improvisation 戲劇教學 Drama based Pedagogy DBP 教育戲劇 Drama in Education DlE 戲劇科/戲劇課 Drama class 綜合學科 Integrate 學校戲劇社團 Drama Club 戲劇節 School Drama Festival 心理劇/戲劇輔導 Psychodrama 教育劇場 Theatre in Education TIE 社區戲劇 Community Theatre 兒童及青少年劇 Theatre for Young Audience TYA 扮演游戲 Role-play 戲劇滲透學科的功能 -增加學習興趣與投入 -達成學科目標 (知識、態度、技能) -讓學生自學能力增強 -建立學生自我肯定(自我認識、自我改善、自信) -合群能力(機遇、愿意、技巧、態度) -創意、解困能力 -文化承傳、藝術欣賞、陶冶性情 整體教學流程的三個步驟 a、引起興趣 引發學習興趣,喚醒記憶及建立基本能力 b、研討學習 循序漸進地研究,互動參與,自行解決方案 c、內化認知 把知識、態度與技能消化,成內在的能力 戲劇滲透學科的程度 a、引入(Lead-in &Prepare students) b、工具(Learning tools) c、擴闊( Expand Information) d、填補(Fill in the gap ) e、立體(Multi-angle study) f、延伸(Extension) a、引入(Lead-in &Prepare students) 引起學習興趣,及使學生擁有相應的情緒與能力。 《圖形-神奇的魔術筆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 通過戲劇游戲,使學生熟練身體可以扮演成不同物件。通過一支能繪出任何東西的「魔法筆」,扮演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再一起以不同圖形創造環境。 b、工具(Learning tools) 運用戲劇學習科目的知識 、態度、技能目標。 《火災之店鋪著火》小學五、六年級生命教育(安全)教案 通過扮演使學生明白火災的危險,共同建立「防火守則」,擁有火災逃生方法。提高防火意識,消除安全隱患。從假裝的事件扮演中,過程中學習(做中學)。 c、擴闊( Expand Information) 戲劇學習可以擴展學生欣賞及認識范圍與內容。 《欲速則不達》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通過扮演齊景公更深入了解「欲速則不達」的教訓。同時使學生在扮演中對比生活,思考有沒有相同的經驗,有什么遇事心急反而壞事的情況發生過?如何使自己沉著、冷靜應對事情與麻煩,才能解決問題。 d、填補(Fill in the gap ) 補充課文與當代生活的差異。 《鷸蚌相爭》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學生在學習過程不單要自己知道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教訓,不要追求自己就是漁人,靜待別人失落機會。反而要更積極主動,不單要使鷸與蚌一同明白道理,更要幫助他們各讓一步,才能彼此和平逃過厄運。 e、立體(Multi-angle study) 使學習內容更全面,更多角度。 《 City mouse,Country mouse 》小學四年級英語教案 學習英語之同時,使學生能理解不同人群,有不同生活方式,更重要是要學生明白現今世界交往頻繁,要懂得利用英語,在不同國家出游也可以應付。 f、延伸(Extension) 延續課文的精神,使學習伸展到學生生活。 《風災》小學六年級及初中生命教育(安全)教案 回喚孩子原生的同情心,通過扮演讓他們感同身受地瞭解災民的需要。進一步思考善后安置,延伸構思災區重建減少日后傷亡。使學生明白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年輕人有能力。 教育戲劇「教學模式」 a、戲劇教育模式 (Learning about Drama approaches) b、教育戲劇模式 (Learning through Drama approaches) c、故事教學模式(Story Drama approaches ) d、第三者解決問題模式(Mantle of the Expert approaches ) e、角色情境模式(Role Drama approaches ) f、自我成長模式(Learning about Self through Drama approaches) g、過程戲劇模式(Process Drama approaches ) 串聯「戲劇游戲」與「扮演范式」的各種方向 a、戲劇教育模式 (Learning about Drama approaches) 運用「戲劇訓練技巧」,與相關的「戲劇與舞臺劇創作概念」進行教育,以教育為目標而非教授戲劇藝術的教學模式。 《頑皮的杜鵑》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 通過扮演流程,使學生對歌曲的演唱,故事的內容,當中角色的想法與感情,能充分的了解,并且受到情感的熏陶。 b、教育戲劇模式 (Learning through Drama approaches) 直接投入角色,促進參與者用自己的想法建構劇情與角色,運用對話促進參與者自己情感的表達及發展,值此達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No pain,No gain》小學二年級教案 把握課文核心教育目標與內容,學習英語結構,大膽講英文,重復練習,明白課文的教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態度,通過戲劇學習英語。 c、故事教學模式(Story Drama approaches ) 一種探索故事內容與意義,以所聽、所讀的故事、詩歌、文字作戲劇回應的教育戲劇教學模式。通過戲劇活動拓展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更深入地研習與演練故事與文學作品。 《咕咚》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通過戲劇扮演技巧,瞭解故事結構-情勢(背景)、角色、引入、探索、意外、選擇、逆轉、高潮、解決等,各環節,進行認識、分析、探索與呈現,深入地研習與演練故事。從故事中學習當中知識、態度、技能。 d、第三者解決問題模式 (Mantle of the Expert approaches ) 以假設的第三者專家身份參與過程的模式,一般是面對一些學生承受不到巨大議題,這些內容并不適合學生把自己投入扮演當事人的角色來面對。所以,最好建立安全距離,產生一種「疏離效果」的學習手段,使學生能感受自己「有能力」面對問題。 《大禹治水》高小語文教案 通過進入旁觀者的思考大禹治水成功之道,同理心地支持大禹,并以專家身份說服大禹的夫人愿意犧牲家庭幸福完成國家利益,而不是出于被迫的壓力,使學生對貢獻家國有立體認知。雖然是三年級課文,但特別適合高小學生的社會性發展需要。 e、角色情境模式(Role Drama approaches ) 兩個或以上角色分別面對情境,進行學習的模式,使學生發現角色面臨的問題,界定問題,發展問題及解決問題。 《尊嚴》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同步兩個方向的角色扮演-年輕人與鎮長,充分體會他們分別的感受與想法,在堅持人的尊嚴之同時,從另一角度考慮別人感受來幫助別人,對學生未來幫助別人與接受幫助有充分平衡。 f、自我成長模式 (Learning about Self through Drama approaches) 回喚學生「個人經驗」與「角色」去解決問題,以肢體、感觀開始,建立學生的情境、情緒及情感,通過角色與學生個人的聯系,建構自我的認了解、改進、肯定及自信,「平行發展」關于「學生的」與「角色的」相似的際遇。 《齊心真好》小學四年級 品德與社會教案 扮演提取青霉素獲得諾貝爾獎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合作的重要,并討論學生自己生活中有那些事情,是與同伴通過合作完成?舉出例子。使學生學習課文時,不斷與生活作對比,使態度與技能成可供學生個人發展的元素。 g、過程戲劇模式(Process Drama approaches ) 以戲劇表演發展的張力來發展,在課室進行研習的模式,以戲劇舞臺懸疑及吸引力,使學生專注其中,彷彿正在課堂上同時兼任表演者與觀眾的身份,逆轉劇情的動力,必然在學生身上十分強烈,戲劇過程當然能順??地在學生心中展現。 《武士與龍》小學五、六年級繪本教學教案 以慢動作游戲開場,馬上引入武士與龍的生死搏斗、兩敗俱傷,以震撼的沖突作為開端。再回到背景因由,最后尋找解決方法。使學生同時扮演戲劇創作者,與觀眾的雙重身份,同時創作自己的解決方案,與欣賞別人的解困方法。 創意是未來年輕人主要的能力, 自學是未來年輕人核心的修為, 快樂才能驅使年輕人產生學習動力, 有學習動力,才能達到成功。 教育戲劇其實沒有什么 只給學生帶來: 創意、自學、快樂、動力 www.mingri.org.hk www.kidstheater.org 作者介紹 王添強(Simon Wong Tim Keung ) 香港明日藝術教育機構總監、創團董事 王添強老師廿年來致力推動兒童劇藝、教育戲劇、木偶保存及發展工作。 現擔任公職包括:中國木偶皮影學會副會長、香港浸會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顧問等。 現時亦受聘于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在職教師學位課程之「創作性戲劇」選修科導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