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游推薦 太湖西山島又名洞庭西山,位于蘇州古城西南40多公里的太湖之中,是我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與周圍34個小島構成一幅巨型的山水盆景。“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遼闊”,是西山景區的最大特色。我們一行6人繼快樂的太湖東山游之后,6月又開啟了行走西山島的旅程。 西山島三面環湖,是一個幽靜之地,因為交通的問題,像是被人們遺忘在太湖的一顆珍珠,之前也去過幾次,但每次都是匆匆一瞥,這次是退休后的自駕游,3天2晚的深度游后,感覺西山島上風光秀美,旅游資源還是挺豐富的?????? 由三座橋梁連接起來的一條跨湖大橋是通往西山島的唯一通道。從上橋的那一刻起,就被這種“路在前方,湖在兩側”的超爽駕駛體驗所包圍。 行駛在長長的跨湖大橋上,前方的汽車點綴著大橋的風景;太湖的微風徐徐吹來,讓人愜意舒桑;遠處青山疊巒,四周恬靜溫柔的太湖,泛著磷光;一眼望去,星星點點那是湖上的舟。 ※太湖美,美在太湖水 坐游船登島中之島——桃花島 與太湖親密接觸,觀太湖之湖島風光 游太湖湖濱濕地公園,感受太湖的生態之美 ![]() ※石公山——太湖風光最佳觀賞地 石公山位于西山東南角,三面環水,背倚叢嶺山巖。 昔日因山下有兩塊奇石,形如石公公和石婆婆,而得名石公山。 ![]() “石公之勝在于石”,山上少土,巖石奇秀。山上亭臺樓閣,高低錯落。 ![]() 石公山是可以慢慢細品的,隨意坐在一個亭子里,看煙雨飄渺地太湖,城市里所有地壓力都會蕩然無存。 ![]() 雙照亭是石公山“日月雙照”奇觀的觀賞地 ![]() 明月坡,為古吳遺跡。一整塊灰黑色大理石,平坦如砥,傾斜入湖,古人喜歡在此小憇賞月,故有“石公秋月”被推為西山島古八景之首。 ![]() 一線天,是個窄窄的約莫十米高的山梯,坡度很陡,接近筆直,石壁光滑,我們是手腳并用才爬上去的?? ![]() ![]() 當年海燈法師曾在此住持10年 ![]() 海燈法師的靈骨塔 ![]() ※林屋洞——天下第九洞天 林屋以古洞和梅園著稱,六月已過花季那就直接洞內一游吧。 ![]() 不起眼的洞口低矮狹窄,一塊“天下第九洞”的碑,卻霸氣十足。進入洞內確實有點出乎意料,沒想到蘇州會有如此大的溶洞,而且就在太湖之中的西山島上,更沒想到自然與燈光搭配后竟是如此的夢幻。 ![]() 林屋洞洞中有洞,一洞連一洞,真可謂是別有洞天。 ![]() ![]() 與其他溶洞景觀不同的是,此洞鐘乳石不多,立石成林,頂平如屋,故稱林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時此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 ![]() 從林屋洞中出來,后面是一座小石山。山上留有眾多具有獨特歷史價值的摩崖石刻。 ![]() ![]() 山頂的“駕浮閣”,建筑精美,氣勢不凡。 ![]() 登高遠望,看云卷云舒,天水相連處漁帆疏影,各色房子鑲嵌其中是富庶的象征。 ![]() ![]() ※羅漢寺——不與塵世爭喧囂 通往羅漢寺的地方,是一條清凈而不知名的小道。走在其中便能感覺那一份寧靜。 ![]() 路邊民居前一棵200年的楊梅古樹,讓我開了眼界。 ![]() 寺前兩棵千年的古樟樹,枝干很粗,枝葉繁茂。 ![]() 其中一株被古紫藤纏繞,遍體瘤癤,似云龍戲珠,實屬罕見。 ![]() 羅漢寺地處幽谷,為西山景區僅存的少數幾個寺廟之一。寺內的十六羅漢像雕鑿粗放,造型樸拙,神態各異給人以莊重淳厚之感。(寺內不允許拍照) ![]() ※禹王廟——大禹治水到過的地方 是西山島民為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而建立的祠廟。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最早修建于梁代。 ![]() ![]() 古意盎然的禹王廟,黃墻青瓦,翹角飛檐,似突起于萬頃太湖之中。 ![]() 禹王廟東南角的古碼頭,是明代遺物,碼頭有65米之長,均為花崗石筑成,氣勢之雄偉,歷史之悠久,堪稱太湖之最。 ![]() ![]() ※古樟園——樹的歲月營造起的園林之美 古樟園,歷稱“雙觀廟”。自梁、宋、元至今,歷史悠久。 ![]() 這里依山傍水,環境清幽,享有“江南第一樟,吳中第一樹”之美名。 ![]() ![]() 園內被稱為“獨威”“爭雄”的兩株千年古樟濃蔭蔽日,斑駁的紋路仿佛在述說著歷史的滄桑。 ![]() ※雕花樓——時光的印記 西山島也有雕花樓,原名“仁本堂”,是建于清康熙年間的一座大宅院。從建筑規模和精美程度來看,當時的主人堪稱西山最顯赫的大戶人家。 ![]() ![]() 木制的梁柱、門楣、窗戶上有著精美的雕刻,全樓上下凡是有木結構的地方,完全被各種栩栩如生的木雕花飾所包圍,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術令人贊嘆。 ![]() ![]() 相較東山的雕花樓,西山樓冷清許多(大多時間也就我們幾個人在園中閑游),但規模和門梁間的精雕細刻并無多少遜色之處。 ![]() ![]() 不同年間建造的大屋各有殊色,木石上的刻畫亦如蘇繡般精致。 ![]() ![]() ![]() 除雕花大觀外,各處樓閣移步換景 ![]() ![]() ![]() ![]() 而揖峰樓正對縹緲峰,于此讀書,風輕云淡不求自來。 ![]() ※東村古村——最原味的太湖時光 是西山島最北端,一個并不為外人了解的太湖古村。因為交通閉塞,東村古村有著天然去雕琢的古樸。這里曾是北方望族南遷的棲身之地,因此原始的風貌和歷經兩千年滄桑都是它獨特的魅力。 ![]() ![]() 由于時代久遠,很多建筑因年久失修而瀕于破敗。“徐氏宗祠”算是村里保存最完整的建筑啦?? ![]() ![]() ![]() 古村的小巷、老宅都烙印著歲月斑駁的記憶,村中的道路至今大多仍為石板與青磚原貌。 ![]() ![]() 和一般的古村不同,她就是一個很安靜的小村子,一點商業氣息都沒有。村里也少見人的蹤影,只有幾間敞開的宅門內,尚有老人住著。 ![]() ![]() 明月灣——詩情畫意的千年古村 和東村古村相反的是,明月灣古村在西山島的最南端,人氣也足,并且有一個詩一般的名字。這是因為這里地形宛如一鉤明月,故稱明月灣。又傳吳王夫差與愛妃西施在此觀景賞月,明月灣古村由此聞名。 ![]() 村前有條灣灣的小河,河水清清洌洌繞過村子,不時泛起點點漣漪。旁邊就是樹齡1200多年的古樟。這也是明月灣的重要標志。 ![]() 古村內許多建于清朝乾隆年間的宅第、宗祠。 ![]() ![]() ![]() 村里的“黃氏宗祠”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筑 ![]() ![]() 門口的地磚是當年的遺存,斑駁的地磚拼的是“壽”和“喜”字,不知你看出來了嗎???? ![]() 走在布滿青苔的石板路上,時間仿佛從未帶走村子的一草一木。 ![]() 這個村子里最讓人心動的肯定是明月灣碼頭。沿著水岸一直伸向湖中的堤廊,曾是漁人泊船的碼頭,如今成為游客觀光的景點。 ![]() 碼頭上幾個被纜繩撕磨出凹印的石柱,孤獨地望著浩淼的湖水,訴說著曾經的喧鬧繁華…… ![]() ![]() 行走西山島的日子里,觀原味島生活,品太湖三白,看人文遺存,這里可以讓你避開人群,獨享一刻江南的寧靜。這里路途不遠,游客不多,風景不差,美食不錯,值得慢慢游哉! 手機攝于2020.6.26---28 謝謝您的到訪?????? ![]() 周邊游推薦 6531篇內容 10.0萬人參與 更新于 2020-11-30 打開美篇,查看更多內容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蘇州虎丘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