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勸,吃飽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聆聽他人的教誨,從優秀的人身上學習經驗,聽取父母長輩的忠告,才能少走一些彎路。中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古人早已把為人處世的方法研究透徹,并且根據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下來。除了那些圣賢留下的至理名言,俗語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里面蘊藏著大智慧。 俗語包羅萬象,比如民風民俗、天文地理、婚喪嫁娶等。古代讀書人的理想基本相同,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凡事從小著手,順序絕對不能顛倒。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如何把家庭經營好呢?老祖宗給出這樣的忠告:“家有四樣,不敗也亡”,究竟是指哪四樣呢? 一、家風不正 家風,又被稱為門風,是家族世代相傳的風氣,也是長輩給子孫樹立的價值準則。家庭教育對孩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一個有良好家風的家庭,培養出的子女一般不會差,且不說大富大貴,至少人品過關,懂得孝敬長輩,不會做出偷雞摸狗的事情。 農村有句老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從某方面反映出家風傳承的重要性。假如某個家庭家風有問題,父母心胸狹隘,喜歡占小便宜,經常在背后說別人壞話,很難培養出知書達理的女子。家風不正的家庭,即使有萬貫家財,也無法一直傳遞下去,遲早會家道中落,也就是所謂的“富不過三代”。 二、不良嗜好 好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相反而言,壞習慣能夠輕松毀掉一個人,進而毀掉一個家庭。假如家庭成員當中,有人養成不良嗜好,比如酗酒、賭博,輕則影響家庭和睦,重則妻離子散。眾所周知,不良嗜好一旦形成,往往很難改掉,除非對自己狠一些,需要的過程也很長,而且不能保證以后不再犯。 筆者家鄉有一戶人家,原本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還在城里買了兩套房子,親戚朋友都羨慕不已。然而,因為兒子迷戀上賭博,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欠下上百萬的外債,父母為了給兒子還債,賣掉了所有房子、車子,本來非常幸福的家庭,如今成為鄰居眼中的笑話,可見不良嗜好真能毀掉一個家庭。 三、夫妻不和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是幸福的前提,而夫妻和睦是家庭和睦的保證。如果夫妻之間經常吵架拌嘴,甚至拳腳相向,對孩子的性格影響很大,孩子長大后容易自卑,或者造成心理畸形。雖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夫妻難免鬧別扭,但要學會相互包容、相互體諒,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沒有什么不能心平氣和解決。 家是避風的港灣,丈夫需要努力拼搏,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妻子需要溫柔賢惠,成為丈夫的賢內助。父母不僅是孩子最早的老師,還是他們生活中的榜樣,如果夫妻關系不和,鬧到離婚的地步,受傷最大的是孩子,一旦夫妻真的離婚,相當于整個家就散了,即使重新組建家庭,孩子再也找不到往日的溫暖和幸福。 四、兄弟不和 作為同胞兄弟,本應該是最親的人,遇到事情一起面對,俗話說:“兄弟同心 其力斷金。”在父母百年之后,兄弟更應該互相幫助,兄弟之間和睦與否,不僅關系著兩家人的幸福,還決定整個家族的興旺發達。所以,兄弟和睦很重要。 農村有些親兄弟,因為宅基地或者些許農田,鬧得很不愉快,甚至打架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此一來,必然被街坊鄰居嘲笑,成為別人眼中的笑柄。親兄弟之間,不要斤斤計較,否則只能讓鄰居看笑話。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凡是兄弟不和的家庭,通常也不會太幸福。 時至今日,“家有四樣,不敗也亡”的俗語,依然有深刻的借鑒意義,想要家庭興旺,應該培養良好的家風,改掉不良嗜好,夫妻之間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兄弟之間相處融洽,互幫互助,你覺得呢? |
|
來自: 華民 > 《格言/俗語/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