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這季節,有些朋友口唇部的皮膚總愛惹是生非:不是處在干裂的狀態,就是在干裂的路上,反反復復,無窮無盡。干裂的嘴唇會疼、會流血,而且好像皮膚面積總是不夠用似的,有牽拉感。不敢笑,不敢做夸張的嘴型。你能想象笑過之后,嘴唇流下一滴血的尷尬嗎?真是怕嚇著身邊的各位親。對比人家的粉嫩嘟嘟唇,小伙伴不禁要哭訴了:為什么我的嘴唇會這樣?就算形象氣質再佳,總是帶著干裂的嘴唇,那樣子,要多憔悴有多憔悴。口紅補救一下?就算用網紅同款也不管用,好比在不光滑的墻面上刷漆。涂料再貴再好,也不可能刷出干凈整潔美觀的墻面。口唇部的皮膚很特殊,主要由“內部肌肉”組成。其外是正常面部皮膚,其內就是口腔黏膜了。面部皮膚和口腔黏膜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這個交界區域就是我們的唇紅區。平時說到口唇,就是這個部位,特指唇紅區。相比身體其他部分的皮膚,唇紅區的角質層更薄,而且沒有毛囊、皮脂腺、汗腺等附屬器官,甚至連基本保護神器——油脂都辦法分泌,所以出問題的總是它。1.薄 這里是面部皮膚最薄嫩的地方。
2.紅 因為皮下有豐富的血管,所以呈現紅色。
3.敏感 因角質層薄,屏障功能弱,人家敏感一點很好理解吧?
從美學的角度,口唇在面部的重要性僅次于眼睛,有時甚至勝于眼睛。飽滿的口唇給人年輕、積極的感覺,我國古代描述美女的紅唇均以小而紅為美,如“粉面上一點朱唇,神色間欲語還羞”。嘴唇的形態外觀美如此重要,一干裂,毀所有。首先,顏色紅潤光澤,無青紫或蒼白。
其次,皮膚光滑濕潤,無干燥、脫皮、皸裂。
還有,對外界刺激無過度反應。
正是由于部位的特殊性,口唇部容易受到各種刺激及微生物的感染。比如吃飯的時候,不管多么刺激的味道,都是我們的嘴唇“身先士卒”。微生物感染多以唇炎、皰疹等形式表現出來,其中又以唇炎更為多見。你是不是也喜歡做這樣一波操作:感覺嘴唇干了的時候,就會舔嘴唇或用唾液潤濕嘴唇?這樣做,只能讓你的嘴唇皮膚狀態一天不如一天。干燥的原因非常多,對照一下,看自己符合哪一條吧。1.繼發于其他皮膚病。比如脂溢性皮炎、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皮炎濕疹等。
2.不良的生活習慣。熬夜、精神過度緊張、焦慮,習慣性的舔唇、抽煙喝酒。
3.物理刺激和化學刺激。長期的日光照射,唇膏、牙膏、漱口水中某些物質的刺激,唇膏中一些染料導致過敏反應。
4.感染。比如細菌感染、皰疹病毒感染、念珠菌感染引起唇炎。
5.氣候干燥。秋冬季節空氣干燥,口唇部會加速脫水,保濕不及時就不好了。
6.藥物。一些外用或口服的藥物,尤其是維A酸制劑可引起口唇部明顯脫皮。
因為真正體內缺水導致的嘴唇干裂,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體內缺水導致嘴唇干裂,那得是在缺水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才發生,比如長時間的戶外工作。相信大多數人并不會缺水到這個程度,而大量飲水并不會讓更多的水進入口唇部皮膚。如果只是感覺嘴唇發干,涂抹唇膏等日常護理是可以調理好的。但是,一旦起皮甚至皴裂,還有血滴滲出,那就是典型的唇炎了。唇炎是一種皮膚病,喝再多水也沒有用。唇炎不處理會不會自己好?這個要因人而異嘍,但自愈的概率很低。大多數治療和控制不及時的,會反復脫皮,反復干裂,非常痛苦。所以,有了唇炎不要寄望于自愈,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接受治療。首先請記住,正確的預防和護理可以事半功倍!如果有誘因,請積極尋找并去除,比如藥物引起的就調整用藥,有原發疾病的就先治病。1.不要舔。當時舔一舔感覺還行,但干裂的痛苦在后面等著你!水分蒸發會帶走口唇部本就緊張的水分,何況唾液中還含有淀粉酶等,嚴重的可能引起感染。
2.不要撕。嘴唇起皮忍受不了?下意識地就撕下一大片?一定要控制住你自己!這只會雪上加霜。正確的做法是用熱毛巾敷3分鐘~5分鐘,可以用柔軟干凈的化妝刷輕輕刷掉死皮,然后涂上潤唇膏。
3.保濕!保濕!潤唇膏不是口紅,而且要選擇溫和無刺激的唇膏。有唇炎的朋友,盡量選無香精香料、少防腐劑、無重金屬的;不要選含有水楊酸、果酸或維生素A的。除了保濕成分,留意一下,如果還含有神經酰胺、維生素E等修復成分——就是它了!
4.防曬!哪怕是冬天!嘴唇也是皮膚,防曬當然不能少。現在很多潤唇膏都有防曬系數。如果不習慣涂抹潤唇膏,可以戴口罩。既能防病毒,還可以保護口唇和面頰。
5.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刺激性食物除了讓你上火,還會刺激唇部黏膜,加重干裂。
6.作息規律,學會自我放松。不要長期處在緊張焦慮狀態。愉悅和放松是治療一切疾病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