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繼發性肥胖癥的治療重點在于原發病的治療,必要時可加用減肥藥物,在此重點講述單純性肥胖癥的治療。治療前應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 1.基礎治療 (1)針對原發病治療 例如對皮質醇增多癥給予治療。對胰島素瘤者進行手術治療,對甲狀腺功能減退者給予補充甲狀腺激素等。 (2)飲食控制 給予患者極低熱量飲食或低熱量飲食,前者體重減輕快于后者,但難于堅持,可采取折中方案兩種飲食交替進行。 (3)體力活動或運動 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簡單易行的運動是體重減輕的重要方法,配合飲食治療,使患者體重每周減輕0.5~lkg。 (4)教育和行為治療 定期參加營養、飲食、運動課程,改變錯誤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研究資料表明,教育行為治療聯合飲食運動治療較單純飲食運動治療能更好減輕肥胖者的體重。 (5)2009年發表的日本的一項研究顯示,一種含有兒茶素的飲料可輔助減肥(Obesity,2009)。 2.藥物治療 (1)適應證 藥物治療適用于對飲食、運動、行為治療不滿意的肥胖癥患者。迄今為止,尚無一種療效令人滿意的減肥藥。現行使用的藥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通過抑制食欲以減少能量攝入的藥物;另一類是增加能量消耗,即增加代謝率的藥物。 (2)用藥指導 在眾多的抗肥胖藥中,目前國內外市場上和臨床應用上最常見的有2種,即作用于中樞的西布曲明和作用于外周的奧利司他。經過大樣本、隨機、雙盲長期用藥的臨床試驗,證明了這2種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任何抗肥胖藥包括銷售良好的產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和不同的應用范圍,迅速減肥對身體不利,因此,不應盲目濫用抗肥胖藥。肥胖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制定切實可行的科學的運動和節食方案,改變飲食結構,輔以藥物綜合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的減肥效果。只有奧利司他被批準用于青少年。 保健: 1.主要是控制熱量的攝人 使其低于生理的需要量,而消耗自身貯存的脂肪,因此需要長期堅持控制(熱量)飲食才有效。食物中蛋白質應占食物量的30%方能保證減輕體重的同時,肌肉組織不萎縮,每日熱量限制在1200~1500kcal,若主食不能滿足要求時,可以蔬菜或纖維素食品補充。 2.運動 應給予能促進消耗又易堅持的運動項目,如晨跑、走路、踢球、做體操等,但時間要長。 3.教會患兒及家長管理方法 制定出體重減輕指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