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校園干貨日記”的第122篇原創 ▼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教授給他人聽。 ——校園干貨日記 全文共2091個字,讀完約7分鐘。 哈嘍,大家好,又到了每周一的認知時間啦。 前不久,意外之間聽了一場網課,收獲巨大,今天我把它分享給你,叫做費曼學習法。 關于這個學習法有一個傳奇是,Scott H.Young利用它在一年之內,自學完MIT計算機的全部33門課程。 費曼是誰?有人戲稱他是一個被物理耽誤了的撩妹高手,他在13歲就學完微積分,高中畢業之后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學習,24歲加入馬哈頓計劃,參與原子彈的秘密研制,并在同年拿到了普林斯頓物理學博士,之后就開始他的研究之路了。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Google創始人都在推崇的超級學習法”,其實這完全沒有標題黨的意思。谷歌的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從青年時代就一直非常喜歡費曼,對他贊不絕口,因為費曼對他的人生軌跡影響非常大。同時也包括拉里佩奇,包括比爾蓋茨,包括喬布斯,都非常推崇他。 可就是這樣一個牛逼的人,其實他的智商并不是很高,只有120,比我們普通人要高一點點,還遠沒達到天才的地步,但是從小到大,大家都把它稱為天才。 他解釋了其中一個秘密是,在他的上學時候,有同學拿著一道難題來找他,問這道題怎么解,他就會花很長的時間,一定要把那道題解出來。解答出來之后呢,又會有更多的同學拿同樣的問題來找他,然后他就不費吹灰之力,一分鐘就給搞定,所以剩下那幾個家伙就認為他是超級天才。這就叫做“天才的馬太效應”,也是費曼學習法的初步原型和核心。 突然想到,在我的高中時代也有這樣一個同學,我們叫他濤神。每當我們遇到難題的時候都是直接跳過,而他遇到難題了,下來即使花上三、四個小時也要把它解出來。我們都覺得這太傻了,花這時間值嗎?不如我去刷很多基礎題,或許對我幫助更大。 所以后來他成了我們仰望的學霸,倒不是說他有多聰明,而是他做出來之后,我們就會直接去找他。這個過程中,他一方面享受著我們的敬仰,另一方面加深了他對題的理解,如此反復循環,成了學霸。 好了,故事講完了,該講講什么是號稱終極學習法的“費曼學習法”了。 費曼學習法的四個步驟: 1.確定目標。 2.模擬教學。 3.重復回顧。 4.概念簡化。 下面我分別將它拆開來講: 一、確定目標 什么叫確定目標?比如我在復習《國際商法》第十章的時候,“公司法”這一個新概念就是我的目標。拿出一張A4紙在頁頂寫下它,這就是你將要學習的目標。 關于目標再啰嗦一下,定目標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其實它里面有很多講究。這兒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叫《成功、動機與目標》。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一定要賦予這件事很重要的意義。這種意義不是操作層面的,而是更多的從心里層面,發自內心的給予它意義。 所以大家在定目標的時候,你的動機是否真的很強烈,這很關鍵。 二、模擬教學 這一步是整個費曼學習法的核心,關于模擬教學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叫“學習金字塔”。我們傳統的學習方式,例如聽講、閱讀、視聽、演示,屬于被動學習,它的吸收效率不到30%;而像討論、實踐,屬于主動學習,它的吸收效率在50%以上;而最高的學習方式是教授給他人,它的吸收效率達到了驚人的90%。 具體做法,仍然拿上面的“公司法”來舉例。將之前寫著目標的那張A4紙拿出來,翻閱書籍,將關于“公司法”所有的要點一一梳理下來。當你覺得可以了,再把紙背過來,模擬自己是一個老師,對面坐著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正望眼欲穿的聽你講這個概念。然后對著那個想象的小白,一字一句的講給他聽。如果覺得難為情的話,也可以換一張白凈的A4紙,模擬你正在教授授的場景,將它寫下來。 三、重復回顧 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有很多知識盲區,你會卡殼,會忘詞,會混淆。但是別灰心,這些知識盲區,這些使你混淆的地方,正是你可以去提升的地方,這也正是費曼學習法的魅力所在。 怎么做呢?重復上面第一、二個步驟。首先將你所有的知識盲區、混淆的地方找出來,作為一個又一個子目標。然后通過查找各種資料,將它們重新梳理一遍,寫在相應的A4紙上。然后重復第二步,將它背過來,重新講給那個想象的小白聽,或者在一張新的A4紙上寫下來。 如此循環往復,直到你完全掌握它為止。 四、概念簡化 費曼老爺子有一句很經典的話「I couldn’t reduce it to the freshman level. That means we really don’tunderstand it.」,意思是說“如果不能把一個科學概念講得讓一個大學新生也能聽懂,那就說明我自己對這個概念也是一知半解的。” 關于概念簡化,曾經我在寫思維模型的時候講過,當你去學東西的時候,如果學到的是很多碎片化的知識,那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學到了這些知識。只有你把這些概念簡化后,形成一個一個的模型,才能把這些知識內化到大腦當中去,才算是正真的掌握了這些知識。 以上就是費曼學習法的四個步驟,總結一下: 1.確定目標。 2.模擬教學。 3.重復回顧。 4.概念簡化。 關于費曼學習法,差不多就是這些了,最后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親身體會吧。 我是去年八月份,開始和朋友做“校園干貨日記”的,經常會有同學跑過來問我說:“蘭陵王,聽說你做了一個公眾號,賺錢了嗎?”我說:“沒有?!比缓笏麄冋f:“切~” 我笑而不語,因為他們不會知道,這半年多來我的收獲有多大。為了要源源不斷的輸出文章,我需要讀大量的書,看大量的視頻和文章,經歷大量的故事。然后再通過寫文章的形式,在大腦里把它們反復咀嚼、發酵、升華。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費曼學習法。在寫這篇費曼學習法的時候也是如此,我需要大量的去網上查資料,然后再結合之前的感悟,進行反復的打磨、咀嚼、內化,然后再講解給你們聽,使得我對費曼學習法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 其實費曼學習法的應用很廣泛,不僅僅是專業知識的學習,像平時電腦技能的學習、自媒體的學習、攝影的學習、將來工作后的各種學習,但凡是學習的領域,你都可以用到它。 OK,以上就是我想分享與你的,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教授給他人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 |
|
來自: 小Aleayfylps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