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大寒至,堅冰深處春水生。 寒也寒到極致,冷也冷到極致 冷空氣南下,低溫,刮風,天寒地凍。 行走在福州的街頭,冷冽的空氣里,不時會傳來一股帶有甜味的幽香。 這些優雅的香氣,大多數時候,來自路邊滿樹繁花的馬蹄甲。 臘月清晨的街景,恬淡而又靜穆,任憑風來風往。 馬蹄甲一樹繁花,紛紛開且落,無形中帶來了落寞感。 今年的大寒,恰巧逢上臘八。常言有道:“臘七臘八,凍死寒鴉”,三九隆冬,寒氣砭骨,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陸游曾寫過,臘月風和春已暖。 有人問你粥可溫,即便身處隆冬臘月,心里亦如同風和日麗的暖春。 大寒前后,天愈冷,茶愈暖。 寒意蕭瑟的季節捧一杯熱茶在手,茶香氤氳,清芬縈繞,暖意融融。 大寒至,舊歲近暮,新歲將啟。 寒將盡,春將生,值此時令,適合喝哪些白茶?煮茶喝又有什么好處?臘月存老白茶該如何防潮? 這些有關白茶的二三事,在這天寒地凍,寒盡春生的季節,值得好好細說。 《2》 三九隆冬喝白茶,應該怎么選? 《授時通考.天時》記有:“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現下時節,一片寒涼。從四季過渡看,不論大寒與小寒,都是段極難熬的季節。古人的筆下,描寫到大寒的詩句極少。即便是寥寥的幾篇,也幾乎是窮苦愁吟的模樣。 元稹有詩說,“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結合現下的特殊年景,蟄居在家,喝點茶,烤烤火,愜意的窩在家中,最為舒適。 閉門不出,運動量減少,空氣流通性弱,待在屋里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疲倦困乏,心神焦躁的狀態。 為此多喝些好茶,補充元氣,提振精神,很有必要。 應季喝茶,不論是什么茶,當然是多喝好茶,喝養分充足的優質茶為主。 具體到白茶里,則得多喝高山白茶,精心日光萎凋的白茶,以及妥當保存、順利陳化、倉儲到位的好茶。 大寒時節適合喝什么白茶,說白了,宗旨無非是兩點。一曰多喝好茶,二曰按需飲茶。 三九天,寒刺骨,居家不出門,或是長時間待在辦公區內。受到室內干燥的暖氣影響,午后昏昏沉沉,人體疲倦犯困,提不起精神,工作狀態受影響,推薦多喝2020年度的新白茶,選擇白牡丹或者春壽眉皆可。 它們兩者間清香鮮潤的風味,既能提神,又可滋潤干涸的喉嚨,補充水分,還能憑借縷縷清新花香毫香,一掃沉悶的狀態。 此外,天寒宜煮茶,冬天是喝老白茶的好季節。認真選幾款,儲存時間在3、4年左右的,年份真實,品質出眾的老白茶,或是先用蓋碗沖泡,或是直接煮茶,總能愜意的消磨上小半天的時光。 從最近的喝茶體驗看,如果條件允許,三九寒冬的天氣里,喝養分豐富的白毫銀針是首選。 萬物之間,皆推崇“冬藏”這個理念,天氣冷了,得多喝點好茶。而茶氨酸豐富,溫潤平和,風格有如陌上君子般溫潤的白毫銀針,正是裨益人體元氣的佳選。 年貨節的活動,剛剛結束。這天午后,奢侈地喝了泡2020頭采米針,作為一款陳化了大半年,再隔兩三個月即將滿周年的白茶,竹葉香和鮮筍香,依舊是蓋上的前調,呷入一口茶湯,濃郁的毫香讓人驚艷,溫潤細滑的茶湯,清鮮誘人,在有陽光的冬日午后,喝上這等別有韻致的茶味,愜意舒坦至極。 《3》 大寒又逢臘八,為什么煮老白茶正流行? 冬日煮上一壺茶,能慢享好時光。 寒冷的冬天,原本就是煮茶的好時機。何況,今年的大寒,恰巧逢上臘八節。 寓意寒盡春生的節氣,湊上年年歲暮的臘八日,為了應時應景,這一天如果有時間,少不了煮一壺老茶,過一回節。 煮臘八粥,要選糯米配上紅豆栗子花生蓮子等數種食材,小火慢慢熬,能熬出寒冬里的溫暖綿長。 煮老白茶,方法可就簡單許多。選好內質充沛的陳年壽眉,散茶餅茶皆可,等煮茶壺內的水燒沸,便可直接投茶去煮。為保持好茶的原汁本味,其它零零碎碎的陳皮、紅棗、枸杞等,一概都不需要添加,水沸投茶,等到連茶帶湯再度滾沸,赤金般深淺的湯色煮出,便可關火,一壺醇美甘潤的好茶,便可煮成。 三九隆冬天氣冷,將白茶煮著喝有不少好處。 可以解放泡茶的雙手,不用再凍手凍腳的沖泡出湯,手頭空閑下來,還不耽誤在煮茶時,一邊翻書、練字、澆花。 煮茶喝,往高大上方面去形容,古色古香,別有韻致。而落實到柴米油鹽里,將老白茶煮著喝,非常省茶葉。只需少量的茶,便足夠煮出一大壺茶湯。冬天里,同樣的一罐茶,煮茶顯然會比泡茶喝更加省茶,能喝上更久的時間。 結合時令特點,冬季氣溫低,沖泡出來的茶湯,沒一會就會放涼。此時,如果桌面上沒有準備保溫杯墊,用蓋碗泡出來的白茶,放在手邊沒一會就徹底冷了,喝起來遠沒有熱茶舒心。 相比下,煮茶則不必擔心“人走茶涼”的問題,煮好一壺茶后,可以放在爐上保溫,隨時想喝了,再倒出來,捧一杯熱茶在手,暖身暖手又暖心! 《4》 大寒盡,春將生,白茶儲存該如何防潮? 俗語說,進入臘月就是年。時光一邁進臘月的門檻,四周便處處可聞到新春的腳步聲。 臘月是一年的歲尾,正值寒冬,農歷新年的年味,仿佛是一爐燃燒得正盛的炭火,好不熱鬧。 大寒過后,便到立春。在這段寒盡春生,迎接新春的舊歷年底,按往年的氣候看,少不了經歷一段潮濕寒冷的天氣。 寒風刺骨,又濕又冷的時令,白茶保存該要注意哪些問題? 臨時用罐子分裝的白茶,要留意及時喝完。 鐵罐裝的白茶,不比整箱整件“收藏裝”,罐子內裝茶,數量有限,達不到團隊陳化需要,不適合長期保存。并且,單論密封效果,鐵罐不比三層包裝法效果好。為避免罐內的白茶,放久后跑氣變味,及早在三四個月內飲用完,方才穩妥。 快到年底了,休閑居家,空閑下來就想喝兩泡茶。不過要注意,當剝了幾個年橘,吃了花生瓜子餅干,起了茶癮時,要先洗凈雙手,且擦干水分,再去開罐取茶。 取茶過后,及時原樣密封。不然,取茶細節稍有疏忽,罐內的好茶極易遇上串味受潮等問題。 長期存白茶,整箱“收藏裝”的白茶,不適合頻繁開箱。 尤其是,遇上又陰又冷又潮濕的舊歷年底,空氣潮濕,四周游動著不少水汽。趁這時,如果頻繁開箱,三天兩頭打開紙箱,容易讓箱內的好茶,敞開包裝,暴露在空氣里。 時間一長,次數一多,量變引起質變,整箱好茶就會面臨受潮存壞串味變質的風險。 千言萬語說到底,存好一箱老白茶,還是得做個“細節控”,將點滴細節處理到位,存茶方能安心。 《5》 冬三月,生機潛伏,萬物斂藏。 冷到極致的大寒,恰恰應了那句古語,凡事物極必反。 大寒過后,又是新春。 步入臘月以來,隨著臘八的來臨,年味一天比一天更足。 年前的這段時間,晴空湛藍如洗,天地之間,晴朗得好像一幅悠然的山水畫。 候鳥已南飛,山茶花已盛放,桌上的水仙花,正在積蓄生機,等到新春佳節時綻放。 靜謐的時光里,街頭巷尾蕩漾著年味。 一不湊巧,歲月荏苒,時光匆匆,又是一年。 造物無言卻無情,每于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三九隆冬大寒天,喝好茶,暖心暖身過好年。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