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春色 三月,和風輕起。往年當天空飛舞著各式的風箏時,便知道春天來了,雖然今年沒有了這些飄舞的風箏,但仍會感到這輕拂的和風,就是那飄漾著的春之思緒、對春的向往。 春風入夜吹夢香,霞光晨起扮新妝。花香在鼻尖縈繞,輕風在窗下私語,這是春的味道。煮一壺春茗,品一味清韻,尋一朵幽香,讀一本詩書,遠離喧囂,愿有一小院,閑看春暖花開,獨享麗景,心境至清至美! 初春曼妙,時光劃過心弦,放開那一縷往日思緒,任其飄翔在空中,如隨風而過的白云只留一絲回憶。往事不堪回首,那就淡然忘卻,似初春的花朵重新綻放,香氣依然。抓不住的是過去,找不回的是往事,時光的陀螺總是驅趕著歲月旋轉,把光陰碾壓為成長的年輪。揮手過去,如春天一樣重新來過,再次登陸心靈的彼岸,告別過往,讓流年訴說一切,悠然一笑間,往事成云煙。 清晨,提一籃憧憬,攜一隅清靜,邁入春天,別樣的情形,朦朧的意境。春天的天別樣的藍,春天的水別樣的清,春天的空氣都是別樣的鮮,挽住春天的手,把春天輕輕留住,不要讓她在不經意間溜走。安心于春天,努力于時下,寄托于未來,欣賞前行沿途的風景,那便是幸福的明天和美麗的心境! 心情在清秀的春天里,無垠地游蕩,疊翠染遍了山巒,玉芽爬滿了柔枝,煦風輕輕地拂過,鳥兒在枝頭鳴叫,講述著春天的故事,盡情賞閱這透明的春天。放下從前,拋開往昔,走在時間的前面,傾情于今朝,放眼望去,郊野仙蹤綠,庭前青枝翠,南坡春草嫩,弄堂芳菲嬌,巷里陌上盡迎新,天地皆為春。 春天,秀色可餐的季節(jié)。迎接早春的心情,就像陳釀了很久的濃酒,剛剛開啟,香氣馥郁而醇烈,殷切的期待鑒賞。輕品了一口,就陶醉在春天的意境里,只愿沉迷不醒,靜心守候那一份安然與寧靜。享受春風拂面的溫馨,輕柔而細膩;欣賞春雨潤物的情懷,傾心而無私。綿綿絲雨輕輕落下,形成薄薄的雨簾和淡淡的雨霧,朦朧而幽遠,就連落地濺起的水花都非常的淡雅漂亮。清風細雨復蘇了萬物,在睡夢中醒來,投入到春天的懷抱中。 一縷陽光,一朵白云,漂浮天際。一陣煦風,吹拂臉頰;一滴甘露,滋潤精靈;一株芳蕾,香艷繞庭,春光悄無聲息地到來,飄過山野,穿過小巷,漫步于林間花叢,喜迎春天的問候。輕啟窗扉,惠風和暢,在清閑的時光里,安坐于室,慢撫琴弦,彈曲天籟,傾心聆聽,妙不絕耳,柔美的音符融入春天的節(jié)奏。環(huán)目四周,心境曠然,閑庭信步,獨享其中,沉浸在春天的浪漫中。 靜靜地安守著,仰望天空,任陽光隨意地傾瀉,無聲的落地,呵護著一花一草,青苔漫上了臺階,爬山虎飾滿了院墻,嬌妍的花蕾點綴在青翠之間,盡顯純凈的妖嬈。春風染綠了經年的暖枝,春雨滋潤了稚嫩的盆栽,仿若臺階石凳都有了生機,到處彌漫著春的氣息。一把藤椅,一杯清茶,盡享這又見的春天美色。 ============== 文中所插置的潑彩國畫作品是由我國年輕的女工筆畫家曾文幽(1985年出生,2007年畢業(yè)于西安郵電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大學畢業(yè)后就專職于繪畫創(chuàng)作,現(xiàn)為陜西美協(xié)會員。)所創(chuàng)作。曾文幽出生于繪畫世家,其父親曾利川、母親李敏均是國畫家,其自幼隨父母、爺爺學習中國傳統(tǒng)繪畫、西方油畫,在多年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水墨與重彩相結合的新型工筆畫風。 我們大家都熟知的藝術大家張大千、劉海粟都是潑彩繪畫高手。潑彩最大的特點就是“隨機性”和“唯一性”,即所謂“可遇不可求”。空氣的溫度、濕度、色彩的濃度、宣紙的熟度、毛筆的大小、硬度……,無數(shù)的變量在畫紙上交融,如風云在天、變幻萬千、轉瞬即逝,永不重現(xiàn)。要將最美的一刻定格,除了天時地利人和,還要仰仗必不可少的運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