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又開學了 又開學了,又得投入緊張的工作當中去。 本來習慣了有規律的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會覺得生活是平淡無味的,過著油膩的生活。但是這學期,又迎來了教學的改革,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校又面臨著一次風暴。 第一個改革是金堂縣成立了數字學校,一年級的美術、音樂,七年級的生物、地理,采用網絡同步直播上課的方式。這可以解決這些專業教師不足的問題,本是好事。但是需要相應班數的教師去輔導,這就需要很多教師去兼上這些課,讓一些教師心里不爽。而且排課也要固定時間,對于教研、出差等都會產生各種問題。 第二個就是課后延時服務的問題,這本來是民生工程,方案一推出,就面臨了許多問題。對于城區教師來說,課后延時服務的待遇比起原來的補課會降低五分之四,城區家長是興奮的。但是因為動了這些教師的奶酪,遭到了他們中一些人的抵制。 對于農村家長來說,他卻不覺得是好事,因為以前都是學校免費服務,現在突然要收費,他們想不通。盡管跟家長宣讀了文件,但有家長說駕校說打卡收費學習,說了這么久還不是沒有實施。一些家長覺得只要是要繳費,就不顧孩子的需要,持反對態度。還有學生覺得這是好事,他可以光明正大回家玩了,反正是自愿參加,我不參加各種興趣班和作業輔導,爸媽不在家,爺爺奶奶管不了,就是我在家玩手機的好時光。 對于農村的教師來說,感覺是奇妙的。有各種各樣的擔心,盤算著怎么面對?有些人不想上,因為他心思不在這里。有些人不想上周五,因為會影響他回城。有些人不想上,但要錢,會說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有些人會擔心負擔不公平,待遇不公平…… 這時候,我就會感覺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紛紛擾擾,爭名奪利,形形色色,堪稱一部生活懸疑大劇。我們很容易從電視劇中判斷出好人壞人,卻看不清身邊的人。我看到了觸及他利益的時候,他從知書達理就能得不可理喻,甚至感覺就是一個垃圾人。原來,人都可以偽裝,裝得道貌儼然。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任意對待工作,對待學生。這樣的教師,會培養出什么樣的學生? 曾經我也很天真,以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但是隨著生活閱歷增加,我們都會發現,在社會這個大染缸里,太剛容易受傷,太弱容易受排斥甚至被欺負。我就是容易受傷的人,我努力去維護公平,觸及某些人利益的時候,他就對我大加指責。因為能力和權力有限,做不到絕對公平的時候,還是有人對我埋怨。所以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這個時候,特別想做一個普通的教師,只醉心于教學藝術,只真誠面對學生,不管外面的風雨。我發現,對我心存感激的學生,大多是我做為一個普通教師的時候所教的學生,那個時候,我所有的心思是放在了教學上,讓每節課都盡量有興奮點,讓學生有所收獲。而現在更多的心思是放在了教學的管理上,同樣還是那么多課,花在上課的心思卻少了很多。 我已經打算下學期退出行政的隊伍,安安心心做一個普通的教師。上學期,我已經在思考,這個學期,我已經更加堅定這樣的想法。我最近發了一條說說:“最難滿足的就是人心,最難管理的也是人心。”人心,渙散了,想聚起,就很難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不過,想搞懂一個人的心思真難,我想,搞不懂就不管了吧。靜下心來,做無愧于心的自我也好,免得那么心累。 星期五放學的時候,學校只開了一個校門,操場上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值周的教師哪兒去了?我下去打開另一個門,卻發現校門口站著多位教師,他們就這樣看著學生長龍,都沒有主動想在門口站一下,讓學生盡快離校的意思。我打開了另一個門,直到學生全部離開。我心里只有一首歌《涼涼》。 當年,有流氓在校外要毆打學生,一群教師沖出去,把流氓打得抱頭鼠竄,然后捉了幾個交派出所,讓家長稱贊學生稱道。現在看到學生抽煙,教室垃圾成堆,老師都覺得正常。真的是時代變了。看來,我都不適應這樣的變化了。 那里教師待遇不高,工作更累,但活得很開心。現在待遇提高了,工作比以前減少了,但是抱怨不斷。這是什么邏輯?人可以共患難,卻不能茍富貴! 眼里都沒有了學生,這樣做教師有意思嗎? 偶爾也玩一玩抖音,做自己生活的導演。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管有沒有粉絲,這就是自己的聲音。 每學期開學都要下雨,看來,老天也在可憐這些讀書的孩子,可憐這些上班的教師們。與孩子斗智斗勇,與家長溝通協調,又要讓人累得想哭了吧! 那天報名的時候,30多天的寒假,孩子一點作業也沒做。班主任讓他補作業,他扭頭就走。 南充一個孩子故意把作業丟在商場,卻被警察叔叔送回,家長才發現,作業還是一片空白,只字未寫。 一個孩子把作業扔在高速路上,也被警察叔叔送回。這不是搞笑,讀書,為什么要讀書,為什么要做作業?這是孩子的心里最想問的問題。 開學了,還有幾個學生沒來報名,班主任又下村去勸了。勸了又有什么用呢?上學期勸回來的,中途還是跑了。到底什么地方出了問題,我不知道答案。 開學了,入學測試看出了學生假期的學習情況,這又有什么用呢?因為愛學習的始終在自覺提高,不愛學習的孩子,我們除了勸說,別無他法。 開學了,老生常談的問題又來了。希望,一切都會變好。 (2019年2月24日上午于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