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開始,我們一直致力于肺結節的精確診斷與微創手術治療,并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平臺及其他自媒體渠道分享我們的臨床經驗,有成功病例的經驗分享、也有誤診的原因分析與經驗總結,亦有診斷難定確定的病例討論和投票以及多學科討論的分享。我們持續努力的目的是想在肺結節的診斷與治療領域盡自己努力做些事,最終希望對廣大肺結節患者有利,包括手術指征的把握、手術方式的選擇、手術時機的切入點以及多發結節診治的思考等各方面。近段時間以來,我是越來越覺得讓更多朋友認識肺結節,正確對待肺結節的意義比單純多開一些肺結節(都是早期惰性腫瘤為多,預后非常好)更有價值,普及肺結節的知識,避免過度治療、過度焦慮是我們醫務人員應該極力去做的事。我們將自己的診斷與治療思路、過程與理念與大家分享,也獲得越來越多朋友的喜愛與認可。今天,有一肺結節病友專程從湖北趕來金華找我看病,作為這么小醫院的一普通醫生,這份信任讓我非常感動,也更堅定我們努力的方向。 患者于半年多前檢查發現左肺上葉結節,在當地醫院有醫生讓其開刀的,也有讓其消炎的,到底是不是腫瘤莫衷一是,說法不一,他還專門請了湖北非常著名的影像科專家幫忙診斷其結節性質,結果專家認定是肉芽腫性炎癥,建議隨訪。期間復查還發現左肺下葉也有磨玻璃結節。他帶來的片子是膠片的,細節無法看清楚,而且最近一次復查是2個多月前的,所以我便建議其在我們這里復查了胸部CT薄層掃描及靶掃描,我們來看下面的圖像: 上圖示病灶瘤肺邊界清晰,非炎癥或肉芽腫的表現形式 上圖示胸膜有牽拉凹陷,符合惡性特征 上圖示下葉淡磨玻璃結節,瘤肺邊界也比較清 上圖綠色箭頭示病灶的這側邊緣有收縮力,黃色箭頭示病灶呈分葉狀,符合惡性特點 下葉病灶雖然密度低,便仍輪廓清楚,考慮惡性可能性大 從以上圖像看,我們發現其左上葉病灶中一直徑達4厘米以上的混合磨玻璃結節,分葉征、胸膜凹陷征均明顯,而且瘤肺邊界清楚,持續存在已經8月許,實性部分也有收縮力,考慮是較為典型的浸潤性腺癌表現,當然有時病理也可呈現是原位腺癌或微浸潤性腺癌,實性部分有肺泡塌陷或伴纖維增生引起,但并不十分吻合;下葉病灶雖然密度低,但仍輪廓清楚,且持續存在,結合上葉病灶考慮惡性,則也考慮惡性可能性大,病理以非典型增生可能為大,但也可能會是原位腺癌,直徑達1.4厘米許。所以我給出的結論是:上葉首先考慮浸潤性腺癌,下葉考慮腺瘤樣不典型增生。建議其盡早手術治療為宜。手術方式按治療指南應該是左肺上葉切除加下葉亞肺葉切除術,并清掃淋巴結。但因主病灶雖然大于2厘米,但磨玻璃部分密度過低,如果上葉也行亞肺葉切除也可接受。 本來我想請他吃個中飯,畢竟來趟金華不容易,這份信任非常讓人感動,但他還是打算盡早回湖北與家人商量手術事宜,可能情況下,也有打算來金華手術的意愿。若來金,我們必全力以赴,從患者角度出發,盡最大努力制定合適的手術方案,精心盡心為其治療!患者的信任醫者的立身之本,是不斷努力攀登的源動力!!
|
|
來自: 名劍96t9rwg5e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