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基本上一下班就呆在家里,周六日我也懶得出去運動,怎么好好的會肌肉酸痛呢?” 華子近來有些摸不著頭腦,這一周時間去了三次按摩,可是自己的情況卻并沒有得到什么好轉,經常半夜兩三點酸痛的感覺就一陣陣襲來,感覺不對的華子這才來到了醫院檢查。 醫院給他做了血常規,C反應蛋白和肌電圖之后,心細的醫生發現他的肌酸激酶水平有一些超標,詢問過后,終于找出了導致華子腰酸背痛背后的真兇——他汀類的降脂藥。原來,華子今年52歲,是個有著10年冠心病的患者,需要通過長期服用他汀類的降脂藥來維系血脂的水平,但長期服用,部分患者也會出現肌肉酸痛的副作用。 醫生對此解釋道:“長期服用他汀類的降脂藥,導致輔酶Q10合成減少,輔酶Q10如果嚴重缺乏,可能會導致肌肉細胞能量產生受到抑制,最后導致肌肉細胞能量耗竭,出現肌肉酸痛的癥狀。” 那么,很多患者朋友們就有這樣的疑問: 副作用那么大,他汀降脂藥可以減半服用嗎?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長期服用他汀降脂藥到底會有哪些副作用. 1)肝毒性 他汀作為降脂藥的常用藥總的來說是具有較好的肝臟安全性。但也存在一小部分患者在服用他汀過程中,肝臟轉氨酶嚴重升高,當然這種發生率非常低,一般在1%-3%左右。 建議患者每4~8周重復檢測肝功能,若是過程中出現輕度升高,但沒有其他臨床表現以及肝臟的損害證據,無需減量或停藥。 2)升高血糖 有多項研究發現,服用他汀類藥物后,患者有表現出輕度的血糖升高。 他汀類藥物進入人體后,會通過阻斷電壓門控L形鈣通道開放并抑制鈣離子內流,進而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及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人體血糖有輕微的上升幅度。 除了影響血糖的同時,他汀的阻斷還可誘導肌肉疲勞和降低肌肉能量而使能量消耗減少。 3)肌肉會產生不良反應 雖然發生率極低,患者服用他汀藥物也存在肌肉損害的現象: 1、肌肉疼痛:患者會感覺肌肉酸脹、疼痛或壓痛。 2、肌炎:患者有肌肉酸痛等癥狀。 3、橫紋肌溶解:算是最嚴重的狀況。除了有肌肉酸痛壓痛等癥狀,患者還伴有肌酸激酶水平的嚴重升高。 如果確定肌肉發生的不良反應與服用他汀有關,那么就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用藥方案了。可嘗試將他汀劑量減半,或每周服用2~3次長效他汀,如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 而如果沒有發生不良反應,想要避免副作用的話,也需要看這幾個指標有沒有達到,才能考慮減半服用: 當低密度脂蛋白降至1.0mmol/L以下時; 當服用他汀后,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了30%以上,且經檢測肝轉氨酶有升高尚未超過正常值3倍。 對于減半服用他汀的患者,要注意在6周內檢測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如升高超過了控制目標要求,還需要恢復原有的劑量。 常見的6種他汀,誰的降脂效果更勝一籌? 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節奏的改變,高脂血患者逐年遞增,他汀藥物的問世,無疑給這類人群帶來了福音。他汀類藥物除了調節血脂外,還能穩定斑塊,減輕斑塊炎癥,改善內皮功能,減少血小板性血栓沉積等。 但,他汀藥物家族成員眾多,他們有哪些各自的優勢呢? 不同的他汀類藥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療效不一樣。根據我國人群的需求,國人的平均膽固醇水平較低,大多數患者使用中等強度甚至低強度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即可使LDL-C達標。過強的藥物反而會增加不良反應率,而根據降脂強度,他汀藥物的排序如下: 降脂強度: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盡管他汀藥物的降脂效果顯著,但降脂的過程并不可“急于求成”,過大的劑量或強度,反而對身體有害無益。 他汀的三大謠言 好藥的存在,自然有人眼紅它的市場“份額”,而對其進行謠言攻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楊進剛醫師在歐洲心臟病學會對這些謠言,進行了一一抨擊。 謠言一:高膽固醇食物不致死,吃他汀只不過是藥廠推銷藥物的一個噱頭 飲食并不是造成膽固醇升高的唯一因素,在我們人體循環的膽固醇,有85%是由肝臟合成的。當然,高膽固醇食物吃多了,也會增加血脂異常的風險。因此建議每日攝入膽固醇 謠言二:他汀吃一吃,可以隨便停藥 隨意停他汀不可取,因為會顯著增加心梗或中風危險。而且有證據表明,堅持服用他汀的好處會惠及老年時期。 謠言三:膽固醇沒有那么“壞” 形成膽酸、構成細胞膜、合成激素都需要膽固醇。膽固醇的存在自然有其意義。不過膽固醇在血液中存在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在血管中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限制血液流動,導致心梗、腦卒中等發生。 大量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都證實了他汀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作為普羅大眾的我們,只需要“乖乖”聽醫生的話,按醫囑正確用藥。出現副作用,馬上去醫院就診,不要擅自改動劑量,這才是對身體最好的負責。
|
|
來自: Maxaiopingthai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