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除了讓自己逐漸強大起來,再也沒有其他辦法。 很多人,很多事,漸漸無法左右,只能悄無聲息地別離。忽而記起,想要抓住些什么,卻什么也抓不住了。 01 人到中年,和“無憂無慮”的生活悄然別離。 一個人的真正成熟,與年齡無關,與經歷有關。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當自己成為一家之主,在大大小小的各種開支面前,早就沒有往日隨心所欲的底氣,也開始學會一分錢當兩分錢來花,也嘗試開源節流。 但凡能夠通過勞動,讓自己獲得收入,也就顧不上苦和累,更顧不上面子上是不是難堪。只期待,每天都有活可干。 為人父母方知養兒不易,生活由不得自己,說走就走,想溜就溜。孩子還小的時候,需要悉心照顧,孩子開始上學了,需要耐心陪伴;步入青春期,更是讓人如履薄冰,倍加小心。 白天,把自己交給工作,晚上,把自己交給家務,交給孩子。周末,是難得的大掃除時光,不僅僅是打掃衛生,更需要借此機會,回家看望父母,帶著孩子去戶外實踐,又或者,好好陪伴他看一本書,談一談心。 更不要說,還要利用周末的時間,把一周來,自己沒能完成好的工作,想方設法補救一下,才能安心地迎接周一的到來。 時間總是不夠用,屬于自己的閑暇時光,更是一種奢望。 就連“買買買”,都需要“快快快”,輕易不嘗試買沒有買過的東西,由此帶來的小波動,既浪費金錢,也浪費時間,更是讓人心情波動,怎么看,都不劃算。 02 人到中年,與漸行漸遠的青春悄然離別。 想要擠出時間來,給自己放一個假,和發小、好友聚一聚,或者退而求其次,就是痛痛快快地打個電話,吐槽一下心中的煩悶。 但這樣的率性和灑脫,逐漸成為了奢望。人到中年,再也不復青春年少時的“立說立行!” 不是不想聯系,而是彼此都有了顧忌。過得風生水起的,會害怕當作“愛炫耀”,過得不盡如人意的,開始懂得“打落牙齒往肚子里吞”。 所有的軟弱、所有的狼狽,都是一種無能的體現。如果連最后的“面子”都被無情地揭穿,剩下的只有尷尬。 年少時,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世界,到頭來,只能改變自己。不斷說服自己,向現實低頭,向生活妥協。 從前,失敗了,只是一種嘗試,一種經驗的累積。如今,就算知道自己的所從事的工作,越老越不值錢,甚至還會有失業的危險,卻也不敢輕易辭職,從頭再來。好歹,如果今天能夠重復昨天的日子,也算是一種穩定,哪怕只是窮得很穩定。 人到中年,漸漸習慣于循規蹈矩。從前最看不慣的那種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現在也終于讀懂了其中的深意:當自己傾盡全力也無法再強大的時候,不如,就做一個最平凡的普通人吧。 03 人到中年,漸漸退出了同學群。 同學情,是我們最舍不得割舍的一段感情,因為那是青蔥歲月的載體。 可今日之同學,已經不是昔日之同學。 剛開始入群的時候,大家還僅僅只是敘舊??蓵r間一長,每個人身上的社會性就顯露無疑。 有的人,只想打著老熟人的招牌,看有沒有可以利用的人;有的人,曾經暗戀過某個人,卻因為種種原因錯過,還想著能夠再續前緣,繼續擦出一些火花。還有的人,不是在群中抱怨日子艱難,就是炫耀自己的成功。 只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每個人言語背后的真實目的,無需說得多么清楚,都能一目了然。 那些吹捧、點贊、拉票,以及各種名目的活動,說白了,都是一個個精心設計的“局”,跟勾心斗角的職場并無兩樣。 而真正能夠和自己一直走下去的同學,也許一直也保持著沉默寡言的狀態。但真正自己有事了,他準會在第一時間趕到,也會傾盡全力出手相救。 退出同學群,其實,是對自己的過往做一個總結,是鄭重地跟曾經的自己說再見。那個青澀的、不諳世事的年輕人,終于看清了生活的真實面目,不再有幻想,也不再踟躕不前,而是有了足夠的勇氣,直面當下的生活,直面生活的難關。 人到中年,既有“遠慮”,也有“近憂”。總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才能把一切需要搞定的事情,一個個都落實到位。 可終究,只有一顆心,只有一雙手,只能去靠近那些和我們最親近的人,去完成那些最急迫的事。也許,有些離別,我們還依依不舍,也許,有些離別是我們不忍看到的,可這就是鮮活的日子,是最真實的人生。 作者:如風輕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