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藥 1.全身麻醉藥 :氟烷、鹽酸氯胺酮 、γ-羥基丁酸鈉 2.局部麻醉藥 :鹽酸普魯卡因 鹽酸丁卡因 鹽酸利多卡因 鎮靜催眠藥 苯巴比妥、異戊巴比妥、硫噴妥鈉、地西泮 抗癲癇藥 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 抗精神失常藥 1.吩噻嗪類:鹽酸氯丙嗪 2.二苯并氮卓類:氯氮平 3.丁酰苯類:氟哌啶醇 抗抑郁藥 鹽酸阿米替林 解熱鎮痛藥 1.水楊酸類:阿司匹林 2.乙酰苯胺類:對乙酰氨基酚 非甾體抗炎藥 1.芳基烷酸類: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 2.1,2-苯并噻嗪類:美洛昔康 抗痛風藥 丙磺舒、秋水仙堿 鎮痛藥 1.天然生物堿類:鹽酸嗎啡 2.合成鎮痛藥:鹽酸哌替啶、鹽酸美沙酮 3.半合成鎮痛藥:磷酸可待因 膽堿受體激動劑 1.M膽堿受體激動劑:乙酰膽堿、氯貝膽堿、硝酸毛果云香堿 2.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毒扁豆堿、溴新斯的明、氫溴酸加蘭他敏 3.膽堿酯酶復活劑:碘解磷定、氯磷定 膽堿受體拮抗劑 1.M膽堿受體拮抗劑:硫酸阿托品、哌侖西平 2.N1、N2膽堿受體拮抗劑:1.非去極化型:筒箭毒堿、泮庫溴銨、2.去極化型:氯化琥珀膽堿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 鹽酸腎上腺素、鹽酸異丙腎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鹽酸多巴胺、鹽酸甲氧明、鹽酸麻黃堿、沙美特羅 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 1.α受體拮抗劑:鹽酸哌唑嗪本品為選擇性突觸后α1受體阻斷劑 2.β受體拮抗劑:鹽酸普萘洛爾本品是一種非選擇性的β受體阻斷劑、 阿替洛爾為β腎上腺受體阻斷劑,對心臟的β1受體有較強的選擇性。用于治療高血壓、心絞痛及心律失常。 心血管系統藥物 調血脂藥 1.苯氧乙酸類:氯貝丁酯 2.HMG-CoA還原酶抑制劑: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3.貝特類:非諾貝特、吉非羅齊 抗心絞痛藥 1.亞硝酸酯類: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 2.鈣離子拮抗劑: ①二氫吡啶類:硝苯地平、尼索地平和尼莫地平等。 ②芳烷基胺類:維拉帕米,左旋體是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的首選藥,右旋體用于治療心絞痛。 ③苯硫氮卓類:地爾硫卓。 ④二苯哌嗪類:氟桂利嗪和桂利嗪等。 抗高血壓藥 1.作用于自主神經系統的藥物 (1)作用于神經末梢的藥物:利血平和胍乙啶。 (2)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可樂定和甲基多巴。 (3)作用于毛細小動脈的藥物:肼屈嗪和地巴唑。 (4)神經節阻斷藥:阻斷乙酰膽堿受體,切斷神經沖動的傳導,引起血管舒張,血壓下降。(5)腎上腺素α1受體阻斷劑:阻斷α1受體,擴張血管,降低血壓。主要藥物為哌唑嗪。 2.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S系統的藥物 (1)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2)血管緊張素Ⅱ(AⅡ)受體拮抗劑:AⅡ受體拮抗劑分為肽類和非肽類。非肽類AⅡ受體拮抗劑其代表藥物是氯沙坦。 (3)腎素抑制劑:肽類。 3.作用于離子通道的藥物 (1)鈣拮抗劑 (2)鉀通道開放劑:為一類作用于鉀離子通道,增加鉀離子通透性的藥物,主要作用是激活ATP敏感的鉀離子通道,促使K 外流,導致細胞膜超極化而產生強大的血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引起血壓下降。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高血壓、心絞痛、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血管痙攣性疾病。 抗心律失常藥
強心類 1.強心苷類:強心苷 2.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氨力農、米力農和貝馬力農 3.β受體激動劑:多巴酚丁胺。 4.鈣敏化劑:伊索馬唑 中樞興奮藥 咖啡因、安鈉咖、尼可剎米、吡拉西坦:治療老年性癡呆 利尿劑 1.磺酰胺及苯并噻嗪類:氯噻嗪類和氫氯噻嗪類。 2.含氮雜環類利尿藥:嘌呤類、蝶啶類、吡啶并噠嗪類和嘧啶并噠嗪類等。代表藥物氨苯蝶啶。 3.苯氧乙酸類利尿劑: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代表藥物依他尼酸。 4.醛固酮拮抗劑:代表藥物螺內酯 5.甘露醇 6.呋塞米 抗過敏藥 1.氨基醚類:如苯海拉明 2.丙胺類:馬來酸氯苯那敏 3.哌嗪類:西替利嗪 4.三環類:賽庚啶 抗消化性潰瘍藥 (1)H2受體拮抗劑:咪唑類:西咪替丁;呋喃類:雷尼替丁;噻唑類:法莫替丁;哌啶類:羅沙替丁;吡啶類:依可替丁。 (2)質子泵抑制劑:代表藥物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 (3)前列腺素類::①PGE1類,米索前列醇;②PCE2類,恩前列素;③前列烷酸類,羅沙前列醇。 口服降糖藥 1.磺酰脲類藥物:氨磺丁脲,第二代降糖藥主要有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波脲等,通過與胰腺β細胞膜的受體結合,從而促進釋放胰島素所致。 2.雙胍類:二甲雙胍。 3.α-葡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4.噻唑烷二酮類:吡格列酮和羅格列酮等。 腎上腺皮質激素 1.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潑尼松 2.鹽皮質激素:醛固酮、去氧皮質酮 性激素 1.雄激素:甲睪酮、丙酸睪酮、苯乙酸睪酮 2.雌激素:炔雌醇、炔雌醚、戊酸雌二醇 3.孕激素:黃體酮、炔諾酮、甲羥孕酮 抗惡性腫瘤藥物 烷化類 環磷酰胺、卡莫司汀、塞替派 抗代謝藥 1.嘧啶類抗代謝藥:氟尿嘧啶、卡莫氟、鹽酸阿糖胞苷 2.嘌呤類抗代謝藥:巰嘌呤 金屬鉑配合物 順鉑 天然抗腫瘤藥 抗腫瘤抗生素:博來霉素(對宮頸癌、腦癌都有效)、絲裂霉素C(對各種腺癌有效)、多柔比星(又稱阿霉素,廣譜抗腫瘤藥物);植物藥有效成分:長春新堿(對淋巴白血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紫杉醇(對難治性卵巢癌及乳腺癌有效)等。 抗感染藥物 β-內酰胺類 青霉素類: 1.天然:青霉素G 2.半合成: (1)耐酸青霉素:非奈西林、奈夫西林等。 (2)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替莫西林等。 (3)廣譜青霉素:氨芐西林、羧芐西林、阿莫西林等。 頭孢菌素類:第一代的代表藥物是頭孢氨芐和頭孢拉定,第二代為頭孢呋辛,第三代為頭孢曲松、頭孢噻肟、頭孢哌酮,第四代為頭孢吡肟等。 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甲砜霉素 單環β-內酰胺類:氨曲南、諾卡霉素 β-內酰胺酶抑制劑:克拉維酸、舒巴坦 四環素類 金霉素、土霉素、四環素、地美環素、多西環素 氨基糖苷類 (1)抗結核作用的藥物,有硫酸鏈霉素和卡那霉素A。 (2)抗銅綠假單胞菌活性的藥物,有慶大霉素、妥布霉素、西索米星和半合成品阿米卡星、地貝卡星和異帕米星。 (3)抗革蘭陰性菌和陽性菌的藥物,有核糖霉素和卡那霉素B。 (4)特定用途的藥物,有新霉素B(局部用藥)和巴龍霉素(腸道用藥)。 大環內酯類 紅霉素、羅紅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喹諾酮類抗菌藥 第一代:萘啶酸和吡咯酸,僅對大多數革蘭陰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對革蘭陽性菌和銅綠假單胞菌幾乎無活性。無交叉耐藥作用。 第二代:西諾沙星和吡哌酸,分子中引入對DNA促旋酶有親和作用的哌嗪基團。只對革蘭陽性菌有作用。吡哌酸對銅綠假單胞菌有抗菌活性,對萘啶酸和吡咯酸高度耐藥菌株也有抑制作用。 第三代:諾氟沙星、依諾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羅沙星、妥舒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等。結構特點是在6位引入氟原子、7位多為哌嗪或其類似物及衍生物。這類藥物抗菌譜更廣。 第四代:莫西沙星、克林沙星和吉米沙星等,超廣譜抗感染藥。 抗結核病藥 抗生素類抗結核病藥:氨基糖苷類(鏈霉素)和利福霉素類(利福平和利福噴丁)等。 合成抗結核病藥:對氨基水楊酸鈉、異煙肼和乙胺丁醇。 磺胺類藥物 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 其他抗生素 氯霉素:氯霉素 多肽類抗生素:多黏菌素類、環孢素 林可霉素類 萬古霉素類 抗真菌藥 1.氟康唑 2.特比萘芬 抗病毒藥 1.核苷類:利巴韋林、齊多夫定、拉米夫定 2.三環胺類:鹽酸金剛烷胺 3.開環核苷類:阿昔洛韋、更昔洛韋、法昔洛韋 抗艾滋病藥 1.逆轉錄酶抑制劑:齊多夫定(核苷類)、奈韋拉平(非核苷類) 2.蛋白酶抑制劑:沙奎那韋 維生素 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B類(B1,B2,B6,B12等)、煙酸、煙酰胺、肌醇、葉酸及生物素(維生素H)等; 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K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