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死于公元前239年,李斯死于公元前208年。 如果把這兩人相提并論的話,李斯一定是死不瞑目,即便他真的是死不瞑目。 一、轉(zhuǎn)車轱轆的嫪毐公元前247年,秦國發(fā)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秦王異人撒手人寰,二是十三歲的嬴政繼承了秦國王位。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當然,對于秦國的吃瓜群眾來說,其實還有一件事很有看頭,那就是嬴政母親趙姬的好朋友呂不韋不再常去后宮了,捎帶腳的,呂不韋給趙姬推薦了一個叫嫪毐的。 我第一次看到嫪毐這名字還是小時候,剛認識幾個字的我把它讀成了“謬毒”,以為這是一種殺傷力極強的病毒。 人才是第一生產(chǎn)力,古人早就對此有了深刻的認識,所以很多人都有養(yǎng)門客的習慣,不但國君養(yǎng),臣子也養(yǎng),這幾乎成了君臣的一種標配。 其實,門客也不一定全是出謀劃策的,比如讓孟嘗君逃出西秦的雞鳴狗盜之輩,他們就是干體力活的。所以,大凡能成為門客的,腦子是否好使不是必要條件,但必須是有一技之長。 嫪毐就是呂不韋的門客,他有沒有給呂不韋出謀劃策咱不知道,反正,兩千多年來,他的一技之長千古流芳,那就是“其陰關(guān)桐輪而行”。 孫悟空曾對此做了如下評價: 他盡力兩手撾過道:‘忒粗忒長些!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此時的趙姬三十啷當歲,正是如狼似虎年華,在呂不韋的運作下,趙姬與嫪毐很快就打的火熱起來。
趙姬一連生了兩個大胖小子,確實對得起“絕愛”兩字。 人一旦有了錢和權(quán),就想得到更多的錢更大的權(quán)。隨著和國中王侯貴族交往的加深,嫪毐的野心開始生根發(fā)芽了,那些小打小鬧已經(jīng)滿足不了他了。 公元前239年,嫪毐被封為長信侯,且被授了領(lǐng)地太原。 要知道,自商鞅變法侯,秦國實權(quán)官位都是靠功業(yè)爭取來的,尤其是這貨還被封了領(lǐng)地,這是前所未有的破格,一個轉(zhuǎn)車轱轆的,掙下如此一番基業(yè),一百多年來,他算是秦國第一人。 其實,如果嫪毐點到為止的話,他還是能保住現(xiàn)有利益的,再不濟也能全身而退。畢竟,和趙姬這層關(guān)系,在那個年代絕對談不上有辱皇家尊嚴。當年宣太后不就和義渠王打的火熱嗎?而且也生了兩個孩子。 所以,這些都不是事兒。 人的欲望一旦被燃起,再想撲滅就難了。這就好比,你打人一嘴巴再給個紅棗人家能接受,要是先給棗再抽臉,人家鐵定跟你急。 嫪毐就是那個先被給了紅棗再被抽臉的人。 都說喝酒誤事,嫪毐這人酒品真是差勁。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有次喝大了,嫪毐急赤白臉的跟人吵了起來,他想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就吼道,嬴政牛不?他都得叫我“假父”,你們算一群什么東西! 大伙不敢說話,雖然背后一直叫他“大陰人”,人們知道,這貨其實沒喝醉,不過是在炫耀而已,就把他當個瘋子好了。 嬴政命苦啊,從小沒了爹,他娘挺能折騰,給他找了兩個父親,又是“仲父”又是“假父”的,這是為了彌補缺失的父愛? 客觀上講,瘋了的嫪毐已經(jīng)沒有任何價值了,雖然還能轉(zhuǎn)動車轱轆。 嫪毐和呂不韋膨脹的野心給嬴政撐開了足夠的生長空間,一個從趙國回來沒有任何朝中勢力的少年迅速站穩(wěn)了腳跟,手起刀落,嫪毐舉族被滅。 或許在嫪毐看來,你這年輕人不講武德啊!怎么看已經(jīng)不重要了,車軸就是車軸,早晚有磨斷的一天。 二、轉(zhuǎn)動天下的李斯同嫪毐的“袒誠”相待相比,李斯則是半遮半掩欲拒還迎。 李斯的老家是楚國上蔡,年輕的時候他是一個鄉(xiāng)村小吏,但這層身份并不會改變他出身卑微的現(xiàn)狀。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某天,他看到廁所的耗子為了掙屎吃而提心吊膽的時候,李斯突然開悟了,他認為,自己不就是廁所的那只耗子嗎?干著最臟最累的活,過著最下層人的日子,糧倉里那些耗子一飽仨倒,反倒沒人驚擾,這特么太不公平了! 所以,他想做糧倉里的耗子了。 沒有金剛鉆怎么能攬瓷器活? 走遍大山明川,歷盡千辛萬苦,最后拜到荀子門下,研習帝王之術(shù),經(jīng)過幾年的磨煉,李斯已經(jīng)有了通天本領(lǐng)。 他對時局看的很清楚,西秦已經(jīng)具備了統(tǒng)一天下的絕對實力,李斯決意西入秦國。臨行前,他給老師荀子寫了一封信:
從出場方式上來說,李斯其實和嫪毐走了相同的道路,都是先拜在權(quán)相呂不韋門下,不同的是,嫪毐像孫悟空一般直搗天庭,當然,他的結(jié)果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而李斯選擇了穩(wěn)扎穩(wěn)打。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當李斯剛剛站到秦朝大堂的時候,韓國的疲秦計敗露,受此連累的不僅僅是挖溝的鄭國,秦王嬴政下了《逐客書》,所有在秦國為官的非秦國人一律驅(qū)逐出境! 李斯一看,哥兒們剛吃了幾天糧倉,好不容易才從糞坑里爬出來,這又要回去?便火速寫了道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諫逐客書》。 這道奏疏,文采斐然,筆者認為,其在歷史上、文學上的價值絕對不遜色于諸葛亮的《出師表》。 他從秦穆公開始寫起,“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后來的秦孝公更是重用商鞅“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 ,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到了秦惠文王時代,更是“拔三川之地 ,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讀起來抑揚頓挫、氣勢磅礴,宛如音律一般。其實這也非常符合秦王嬴政的口味,畢竟,嬴政是做大事業(yè)的人。 文章末了,李斯給了嬴政當頭棒喝,“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 說的很明白,你把人才都推給了敵國,此消彼長之下,秦國就式微了。 嬴政讀完后,果斷下令廢除《逐客令》,并將李斯任命為九卿之一的廷尉。 經(jīng)此一役,李斯的地位得以鞏固。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才華,成為李斯轉(zhuǎn)動天下的本錢。 三、兩人的致命弱點---短視嫪毐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以為伺候好嬴政的母親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在權(quán)力這件事上,從來不會有任何人含糊,秦國能有今天,是秦人奮斗了五百多年的結(jié)果,你不能說能轉(zhuǎn)車轱轆,就將這輛馬車據(jù)為己有,哪怕是修車師傅技術(shù)再高明也不行。 但是嫪毐覺得朝中諸多大臣都巴結(jié)自己,這讓他飄了起來,真的以為能掌控朝綱了!他也不想想,當年的義渠王是個什么下場。 不管怎么說,嫪毐起兵了,不過,很快就被嬴政、呂不韋等人給滅了。 在這件事上,嫪毐絕對是沒眼力見兒了! 李斯是個文化人,按說,他應(yīng)該想的長遠才是,其實,李斯看的要比嫪毐長遠的多了,甚至說,他比嬴政都看的遠,但是,有個東西叫“燈下黑”,李斯就載在這個上面了。 有次,嬴政看到街面上甚是熱鬧,其排場甚是奢華,就問身邊人,這誰啊,架子這么大! 內(nèi)侍回答到,是李斯。 到了第二天,李斯輕車簡從。 嬴政又看到了,他感覺自己脊梁一下子冷汗直冒,昨天我不過就叨嘮了幾句,李斯居然馬上就知道了!于是,將昨天在場之人全部殺掉。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所謂殺人誅心,這其實是給李斯看的。實際上,李斯大不必輕車簡從,還是保持原來的奢華就行了,誰還沒個愛好?更何況李斯為大秦立下了汗馬功勞。站在嬴政的角度,你做臣子的喜歡“面兒”又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不威脅到王權(quán),愛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但是你勾連內(nèi)侍,你意欲何為? 當然,李斯或許就是想單純的想幫親家一把,沒想那么多。 嬴政與李斯的關(guān)系,其實和秦孝公與商鞅有些類似,他們是志同道合的好戰(zhàn)友,在嬴政活著的時候尚且能拉扯他一把,在嬴政死后又有誰會管他呢? 嬴政死于沙丘后,當趙高篡改詔書立胡亥為帝時,李斯居然答應(yīng)了! 或許李斯是想將秦始皇的未竟大業(yè)繼續(xù)推行下去,或許是李斯過于自信大秦的律法,還或許他覺得趙高這個人還算不錯,伺候了嬴政一輩子,不算個壞人,至少自己能掌控他。 只不過,這一次,他徹底失算了。 胡亥即位后,趙高換了個人似的,最先向蒙毅、蒙恬兄弟下手,因為這哥兒倆一個掌控大秦司法,一個手握長城三十萬兵團,如果他們形成里應(yīng)外合之勢,趙高立馬完蛋。 在這個過程中,李斯反對無效,或者說,他只是裝裝樣子。 趙高又指鹿為馬,倒不是趙高眼瞎,只不過他是想測試下朝臣對他的忠誠度罷了。 胡亥的傻,天下共知,如果有人取代了他,趙高豈不完蛋? 所以趙高又先后將嬴政的十幾個子女殺掉。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么一圈下來,李斯突然發(fā)現(xiàn),咦,自己居然成了光桿司令! 當趙高迫害那些大臣皇族的時候,你李斯不想法設(shè)法保護,他們完蛋了,又有誰還能保護你李斯呢? 所以,李斯行刑之前對他二兒子說道,咱要是回到上蔡,遛狗追兔,不香嗎? 李斯腰斬滅族后,其子李由仍然率秦兵與項羽、劉邦作戰(zhàn),最后被斬于雍丘。 可憐滿門忠烈,落得如此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