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行業真的要走到盡頭了。據官方消息,網貸從5000多家驟降到如今的3家,并且有望在今年底全部清退。目前,清退平臺中僅有幾家平臺成功轉型,大多數平臺仍然掛著P2P的名頭。雖然他們已經不屬在營平臺,但是網貸存量業務風險仍未解決,如何妥善處置存量風險成為后續網貸整治工作的要點。 此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對于出借人的本金要加強保障,出借人的資金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會配合公安部門執法部門還要追查、清收,盡可能滿足投資者的要求,能夠償還他們投資最大的程度。這給了不少出借人拿回本金的信心。 誠然,監管對于化解網貸風險是相當重視的,但是真正出具方案并落實卻并不簡單。業內專家指出,存量風險的處置任務依然艱巨,網貸平臺已有的存量風險并不會伴隨平臺數量的減少而得到迅速化解。要知道,目前網貸行業仍有8000億元的存量業務未清零,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債權將變成壞賬,這也讓回款變得愈發困難。要想所有出借人安全落地,保障每個人的本金安全,這一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近期,中互金協會披露數據恢復更新,仍然登陸在冊的平臺已開始陸續更新數據。經過對比可發現,除個別平臺外,各大平臺的出借人數量持續遞減,而逾期率或代償金額卻進一步提高。其中愛錢進的逾期率從8月底的40.28%提升至10月底的46%;道口貸則從43%驟升至58%。而翼龍貸和洋錢罐雖然逾期率顯示仍然為0,但是代償金額卻在2個月間分別提升了1.05億元和4.55億元。同時,隨著逾期率的提升,下車的出借人也在增加。數據顯示,宜人貸從8月的17.3萬人減少到10月份的15.9萬人;翼龍貸從49.2萬人減少到46.8萬人;愛錢進也從32.4萬人將至29.5萬人。在2個月的時間內,多個平臺的出借人下降人數在2-3萬人不等。 從曾經的野蠻生長,到如今的一刀切,網貸行業整體形勢下滑明顯。對于原本并不了解行業就投資了網貸的出借人來說,近幾年遭遇的踩雷或是延期兌付,都讓這些出借人在風險投資上有了更深切的認知。有分析指出,在監管的堅定清退下,行業流動性陷入危機、催收情況進一步惡化,這是導致大量出借人集體下車的直接原因。 目前清退平臺對于存量的處置方法主要以分批兌付、穿透底層、債權收購、以物抵債這四種方式為主。其中,分批兌付或是穿透底層是比較被動的還款方式,主要還是依靠平臺自身的催收能力來決定出借人的回款進度,但是按照現在的催收狀況,回款情況并不明朗,不少制定了兌付方案的平臺都宣布了延期兌付。債權收購和以物抵債則是平臺通過第三方渠道來分散出借人的債權風險。雖然這兩種途徑都被詬病存在收割出借人的傾向,但是這也是如今出借人能做到最快下車的方式。 此前,已經有很多平臺都開放了打折債轉或上線債轉商城,而比起債轉商城價格虛高、商品質量不祥的情況,更多出借人寧愿選擇打折轉讓,至少最后拿到到手的依然是資金。比如愛錢進曾開價1折進行折價收購,和信貸則在推2折收購,即使面對如此匪夷所思的折扣,依然有出借人毅然選擇下車,足見P2P傷夠了出借人的心。而現在身陷逾期和延期回款風波中的較大規模平臺中,除了已轉型或立案的,應該也只有玖富沒有推出打折通道了。 現在在營網貸機構只剩3家,網貸風險化解工作即將進入尾聲。進入常態化管理后,監管如何處置存量平臺,幫助出借人盡量挽回損失將是下一步的重點。而出借人也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靜,抓準時機下車才是良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