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道:“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人生在世,知己難尋。 即使有幸尋得,也可能在歲月的磕碰中,漸生芥蒂,漸行漸遠。 正所謂“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成年人的友誼敏感且易碎。 而友誼的破碎,往往源于不懂得交友的禁忌。 曹雪芹早在《紅樓夢》中,就借林黛玉的三段友情,說出了交友的三個禁忌。 1 愛情無標準,友情有界限 知乎有一個話題:“要不要干涉好朋友的愛情?”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他們分了,我罵了;他們合了,我沒了。” 的確,如果越了界限,過多干涉朋友的愛情,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結果還可能影響自己的友情。 林黛玉和紫鵑雖是主仆關系,但兩人感情深厚,情同姐妹。 紫鵑深知寶玉和黛玉日久生情,然而兩人總是若即若離,黛玉不確定寶玉的心意,紫鵑也生怕寶玉把感情當兒戲。 為此,紫鵑想出個法子試探寶玉的心思。 一天寶玉來看望黛玉,臨走時紫鵑偷偷騙他說,黛玉已經到了適婚年齡,很快要回蘇州去了。 沒想到寶玉信以為真,回去后整個人癡傻起來,只見他“兩個眼珠兒直直的起來,口角邊津液流出,皆不知覺。給他個枕頭,他便睡下;扶他起來,他便坐著……” 寶玉的丫鬟襲人哭著來到黛玉房中質問紫鵑。 黛玉原本身子就弱,聽襲人說了寶玉的事,著急得啞聲大咳了幾陣,“一時面紅發亂,目腫筋浮,喘得抬不起頭來”。 紫鵑趕忙上前給黛玉捶背,黛玉卻推開她說:“你不用捶,你竟拿繩子來勒死我,是正經。” 后來,一天夜里睡下時,紫鵑又談論起黛玉跟寶玉的愛情。 黛玉惱了:“我明日必回老太太,退回你去,我不敢要你了。”說完便不再開口。 沉默之下,感情難免淡漠了幾分。 想起史鐵生曾說過的:“任何以自己觀念干涉別人愛情的行為,都只是一股逆流。” 紫鵑不懂得寶黛愛情的深淺,更不知道他們會如何推進愛情,強行干涉,結果鬧得寶黛二人都遭了罪,還傷了自己跟黛玉之間的友情。 愛情是很主觀的東西,如同飲水,冷暖自知。外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東西,永遠無法體會當事人的主觀感受。 關系再好,也有界限。要理智對待朋友的愛情,千萬別拿自己不當外人而肆意介入。 2 守不住秘密,換不來真心 很多人把林黛玉跟薛寶釵兩個人的關系解釋成情敵,然而細讀紅樓,會發現她們雖然性情不同,卻是能交心的朋友。 林黛玉在一次行酒令時,說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這是《牡丹亭》里的句子。后面又說了句“紗窗也沒有紅娘報”,這是《西廂記》里的句子。 在當時的封建禮教下,《西廂記》和《牡丹亭》都被列為禁書。林黛玉偷看禁書是很不光彩的事情。 席間只有薛寶釵一人發現,她只回頭看了黛玉一眼,沒有張揚。 后來,寶釵私下對黛玉說:“好個千金小姐!好個不出閨門的女孩兒!滿嘴里說的是什么?你只實說便罷。” 黛玉才想起自己在宴席上失言了,摟著寶釵笑道:“好姐姐,你別說與別人,我以后再不說了。” 見黛玉羞得滿臉通紅,寶釵便不再往下追問,此后也不向任何人提起這件事。 寶釵為人得體,發現黛玉偷看禁書的秘密后,沒有對外宣揚,而是選擇替她保守秘密。 這份體貼,給黛玉友情的心靈,開了扇窗子,讓陽光照了進來。 此前,黛玉對寶釵懷有些許敵意,彼此間的相處也僅僅止于場面上的禮貌。 此后,黛玉開始視寶釵為知己,愿意跟她吐露心事,不再言語刻薄。寶釵也真誠回應。自此,兩人才真正開始了交心的情誼。 這也印證了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寫到的: “若要對一個人維持交誼,是決不可揭穿他的秘密的,尤其是那種和自尊心有關的秘密。” 表姐有一個關系很好的閨蜜,彼此之間幾乎無話不說。 有一次,姨丈生了一場重病,需要很多錢。 那時表姐壓力很大,想找一個情緒的出口,于是向閨蜜傾訴。 結果閨蜜在一次朋友聚會中把這件事說了出去,還讓大家“能幫忙的就多幫忙”。 表姐知道后生氣地問閨蜜:“這是我的家事,你為什么要說出去?” 閨蜜一臉委屈:“我以為說出去沒什么的,而且我也是為了幫你呀!” 那次之后,她們雖然還是朋友,卻不再親密如初了。 閨蜜因為泄露了表姐的秘密,使得原本深厚的感情變得生疏;寶釵因為保守了黛玉的秘密,使得原本平淡的感情變得親厚。可見守住秘密對維護友情的重要性。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心靈的秘密一角,愿意講給你聽是信任,你不能守住秘密便辜負了信任。 千萬別拿朋友的秘密,當成你跟別人聊天的談資。 每向別人多說一句,就少一個交心的朋友。 3 出言有分寸,玩笑有尺度 做為朋友,不能仗著關系好,就口無遮攔隨便開對方玩笑。 這樣不僅會傷及對方的自尊,還會傷害彼此的感情。 《紅樓夢》中的小姐們多是溫柔含蓄的,唯獨史湘云性格大大咧咧,心直口快,曾因此惹惱了林黛玉。 薛寶釵過十五歲生日時,大家聚在一起聽戲玩樂。 賈母憐愛兩個戲子,讓她們到跟前來領賞。 王熙鳳摟著其中一個戲子說:“這個孩子打扮起來,特別像一個人。” 薛寶釵心里知道,卻點點頭不說;賈寶玉也點點頭,亦不敢說。 史湘云卻藏不住話,脫口而出:“倒像林姐姐的模樣。” 大家聽了這話,都哄笑起來。這時,林黛玉臉上掛不住了。 在古代,戲子是貴族人家用來取樂的,地位十分低卑。林黛玉是大家閨秀,將她比作戲子,她自然是不高興的。 史湘云如此一鬧,便鬧出了跟黛玉之間感情的芥蒂。 她們兩人原本同住一屋,此時林黛玉卻不跟她說話,顧自回房。史湘云自覺無趣,便收拾行李鬧著要離開。 林黛玉跟史湘云都無父無母,兩人之間原本比別人多了幾分惺惺相惜。 然而,史湘云的這次無心之言,卻傷害了林黛玉的自尊,彼此的感情也難免受了傷。 魯迅曾說:“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敲打。” 朋友之間相處的底線是不傷害對方的自尊,無論這種傷害出于有意還是無意。 有人說朋友分兩種,一種是拍你的丑照偷偷做成表情包放到網上,另一種是拍你的丑照然后存起來多年后拿出來笑你。而后者才是真正的朋友。 深以為然。 私下里可以互相“傷害”,公眾場合懂得互相尊重,這樣的友誼才能長久。 韓愈有一句詩深得人心:“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年歲漸長,我們平日里想起更多的,是年少時結下的情誼。 它會隨著我們的成長,變得脆弱而敏感,但其珍貴值得我們用心去維護。 林黛玉與紫鵑讓我們懂得,別過度干涉朋友的愛情; 林黛玉與薛寶釵告訴我們,別隨意泄露朋友的秘密; 林黛玉與史湘云提醒我們,別肆意開起朋友的玩笑。 友誼走到最后,拼的是理智,是約束,是尊重。愿每個人都能收獲地久天長的友誼。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作者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