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年人會逐漸發現看東西的時候總是不清楚,總是感覺有一層霧,非常的模糊,而且顏色不是明亮,總是看起來像陰霾的一天...其實這些就是白內障的典型癥狀。 作為全球第一位致盲的眼病,白內障可以說是奪人視力的“大魔王”,幾乎沒有人能逃出它的魔掌。隨著年齡的增長,白內障遲早會“找上門”!且目前沒有一種藥物有確定的證據可以治療白內障,手術治療是目前白內障唯一的有效治療方法。 那么,常見的白內障手術有哪些方式?術后有復發的可能性嗎?又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晶體植入? 白內障的兩種手術方式1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 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是眼科顯微手術的重大成果,是世界公認的、先進而成熟的白內障手術方式,目前臨床應用較廣。 其運用超聲的原理,將晶狀體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狀,然后連同皮質一起吸出,全程通過小切口(2-3mm)手術完成,術畢可以通過這個微小的切口,注入一個折疊式的人工晶體。 這種手術方式切口小、組織損傷少、術后修復速度快,甚至有些人在術后第二天就可以基本上達到正常用眼需求;并且還可以輔助植入一些功能性的晶體,滿足術后看遠、看近等各方面的要求。 2飛秒白內障手術 這是一種高端技術,可以完全拋棄傳統概念上的“手術要開刀”,取而代之用飛秒激光去完成手術的切口、白內障的設計,等于把白內障進化到了一個標準化的程度。 手術的優越性更多體現在它的精確性,術前資料進行詳盡分析,為患者個性化設置切口位置、深度、寬度、截囊直徑等參數,再由飛秒激光在電腦OCT引導下按照參數制作角膜切口、撕囊、碎核,整個飛秒手術過程只需要40-50秒。 和傳統手術比起來,精確度和細化程度都有很大提升,甚至在手術臺上醫生的壓力也會降低。而且在解決白內障的同時,還可以解決角膜散光問題,達到一次手術解決患者兩個問題的效果,極大提升了白內障手術的效率。 白內障治療如何選擇晶體 人工晶體主要是可以代替被摘除晶體的屈光能力,晶體摘除后,一般病人會呈遠視狀態,人工晶體植入后,可以把遠視的狀態替換掉,即矯正了術后的屈光不正。 其實,白內障技術這么多年以來,最大的變化其實在人工晶體的功能設計上,不僅僅是要求術后看的遠、看的清楚,還要把天生的不足,如有些人天生散光,做的更完美一些。因此,手術時選擇合適自己的晶體尤為重要。 從功能上說,人工晶體分為單焦點晶體、多焦點人工晶體: 【單焦點人工晶體】看遠距離清楚,看近距離需要佩戴眼鏡。 【多焦點人工晶體】接近正常視覺,既能保證遠視力比較好的狀態,又能看到近距離物體,實現看清遠、看得清、基本脫鏡的效果。 在做白內障手術之前,首先應給患者做一個精確的眼球測量,包括人工晶體的度數測量,角膜的測量,醫生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比如患者對術后視野的期望值、生活的習慣、需不需戴眼鏡、年齡和經濟條件等,幫助患者選擇適合自身的晶體。 比如,如果是已經習慣戴花鏡、術后不需要太多近距離工作的老年人群、或者術前常年近視術后仍想保留戴近視鏡習慣的患者,單焦點人工晶體通常就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是年輕一點的患者或者抗拒戴花鏡、想同時擺脫近視、散光等問題的患者,多焦點人工晶體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白內障手術常見疑問解答 做完白內障手術會復發嗎? 白內障做完手術后,混濁的晶狀體已經在手術過程中被完全的吸除,且人類的晶狀體是不可再生的組織,因此并不存在所謂的白內障“復發”。 為何會出現看不清楚的現象? 白內障在手術中被徹底取出,不會再長出來,但是由于一些膜狀組織保留下來,術后這些膜狀組織可能會出現混濁,我們稱為后發障。 這種情況,只是晶狀體結構的一層膜又發生渾濁,僅需去門診,通過激光把這層膜清理一下,就可以再次看清楚了。 【注意】并不是所有白內障病人術后都會出現后發障,一般是較年輕的白內障患者發生幾率更高。 白內障手術是否有年齡限制? 年齡不是一個絕對因素,在白內障手術前,除了眼部情況,醫生還會針對患者的全身情況,包括認知能力、手術配合度等,做一個整體的評估,只要身體條件允許,百歲老人也可以放心接受手術。 很多白內障患者在手術后會感覺世界變了個樣子,希望有白內障的中老年人,都能得到合適的治療,看到清晰、鮮活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