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01 收到一民間中醫私信: 無獨有偶,網上有許多同類說法的人。如相關人員所說: 中醫專長考核自身漏洞大,需要人情,金錢,是給某些人開啟的金錢之道,審過,考過都是有關系的人,沒關系就不要去折騰了。 就是糊弄人的。到現在都不知道中醫專長考核什么樣,一天天在叫,一天天都沒實行。 兩名推薦醫師不取消,中醫專長考核就是變相打壓民間中醫的法,根本不是什么綠色通道,坑。 考核方式不免荒唐,考生進入考場,面對五位考官,隨著考官們的隨意口頭提問,答對心路了,認可,否則不認可。有的一些問題,也與你知識的深淺和技藝的高低無關。 我們那里一民間大師沒考上,他的徒弟倒是考上了,你品,你細品。 故意設這么高難度,報名資格根本拿不到,還不是不想讓人通過,早放棄了。 中醫專長考核真的是假的,《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真的毫無用處么? 民間中醫從業問題是持久懸而未決的問題,這些年國家也頒布了相關考核政策,旨在步步挖掘真才實學的民間中醫,充實匱乏無比的中醫人才隊伍,尤其在基層。 2016年1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這是我國首部為傳統中醫藥振興而制定的國家法律,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 《中醫藥法》認可了民間中醫的地位,并為解決其從業上崗問題,特此開通了綠色通道,即中醫專長考核。 2017年11月份,《中醫藥法》配套政策《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國家15號令)(以下簡稱中醫專長考核)公布,2017年12月20日起正式施行。 中醫專長考核,針對有技無證的民間中醫,采取了無學歷要求,以及取消筆試考試,實行專家現場評議方式進行考核。只要你確有一技之長,療效確切,并且得到病人的認可,就可以參加考核,合格者由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頒發《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 取得《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者,經注冊申請后取得《中醫(專長)醫師執業證書》,便可開啟合法行醫之路,在注冊執業范圍內,以個人開業的方式或者在醫療機構內從事中醫醫療活動。開診所時,需備案取得《中醫診所備案證》。 且執業時間滿5年、期間無不良執業記錄的,還可以申請參加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這也算是給民間中醫一個拓展執業范圍的機會。 可以說,中醫專長考核相比之前的相關法律法規,一步到位解決了民間中醫的轉正執業和備案開診所問題,所以當初剛出臺時,大大提振了民間中醫的信心。“民間中醫的春天終于來了”是當時最響亮的歡呼。 不管怎么說,中醫的根本在民間,源頭活水在民間,中醫專長考核,重在解決民間中醫問題,使那些有真才實學的民間中醫終于可以擺脫“非法行醫”的枷鎖,還他們以公道,也能壯大中醫藥隊伍,惠利于百姓。 所以,作為首部中醫藥國法,《中醫藥法》的配套政策之一,中醫專長考核政策不可能是假的,《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也不可能是廢紙一張。 02 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認為該考核毫無用處,該證書也毫無價值呢? 雖說該政策現在還并不完善,也無先例可循,所以自2018年正式開考以來,與民間中醫之間有著諸多無法調和之處,但也不至于引起公憤,甚至被指為騙子。 法律出臺之際,當時業內許多專家學者就表示,一個政策的出臺是否真正利好,重在落實。如果現實中無法貫徹落實,那么再利好的政策,也只是空法。希望各地有關部門,能有效落實,勿讓國法成為空法。 現在看來,根據一些民間中醫的反應,要么就是該政策的確形同虛設,如同空法;要么就是該政策對于他們來說,難于登天,既然夠不著的,不接地氣,同樣也形同虛設。 這也是中醫專長考核兩年來被詬病最多的地方,各省報名通過率整體偏低或慘低,考核通過率也大多較低。 陜西省2018先行考核共有144人參加,通過考核的有103人,通過率71.5%; 陜西省2019考核共有1857位(其中年齡最大者80歲)參與,1041人成績合格,通過率約為56%。 青海省參加考核的人員共161人,最終通過考核的有18人,通過率11%; 廣西省參加考核的有2540人,經考核認定,確定156人通過考核,通過率為6.1%; 廣東省參加考核人的共有140人,考核合格人數92名,考核通過率65.7% 江西省參加考核200人,經考核認定,確定55人通過考核,通過率為27.5%。 浙江省參加考核的有1190人,166人通過考核,通過率約為13.9%。 山東省,54人通過中醫專長考核,參考人數未知。 安徽省參加考核人的共有2827人,最終確定633人通過考核,考核通過率22.4%。 許多民間中醫指出,報名中“兩名推薦醫師”的設置,就難倒了一大批人,既然是要挖掘考核民間中醫,那就敞開大門,讓大家都有機會去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考過執業者,然后后期加強管理。 但現實中并非如此,有的地方甚至設置“3名推薦醫師”,條件要求也較為嚴苛;中醫藥法中沒有規定筆試,但是各省在落實中,依據自身實際情況,部分省份則設置了筆試,然后通過者方能進行現場考核。 所以《中醫藥法》的有關規定,在其配套政策中醫專長考核中有所細化,然后在各地響應政策中,又進一步加以了細化。有的較為嚴苛,有的則沒有多大變化,這也引起了民間中醫們一些爭論,認為細化政策沒有很好貫徹國法,加大了難度,堵死了他們的機會。 但方方面面中,“兩名推薦醫師”始終爭議最大,也被認為是最大的攔路虎。也基于這個最大攔路虎,所以為解決廣大民間中醫的心頭大患,一大批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有的是為解決問題而來,但大多則是奔著民間中醫口袋里的血汗錢而來。 一萬,兩萬,三四萬,錢交了,人跑了,連報名資格都沒有,當初說的有多好聽,最后打臉就有多響。但不管了,反正人都跑了,錢到手就行。只要有錢,昧著良心對他們來說那是不值得一提的浮云。 知乎上有員工分享: 所以各省衛健委不斷發表聲明,揭露一些虛假培訓機構的假面具,并提醒廣大民間中醫一定要謹慎小心,以防上當,別交了錢,最后什么也沒得到。還奉勸那些妄想培訓幾天就拿證的人,定然是通不過,后果也自負。 但是“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邊是曝光,一邊是打游擊,如今社會上還有許多機構在招攬生意,還有許多民間中醫在吃虧上當。一些民間中醫還在對比價格,“我們那邊是1萬,我們那邊是3萬。” 先不說這樣的民間中醫,為什么都曝光了,還要偏向虎山行,單是想想這些培訓機構的執著也是挺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一些民間中醫尤其是偏遠地帶者,他們的消息太過閉塞,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法律,還得從報名機構的嘴里才能得知。 故而,他們知道有這個國家政策,看到未來希望之時,也是他們落入別人的陷阱,上當之日。 所以,中醫專長考核本身就有些不完善,加上地方落實不到位,再加上社會上各種商業頭腦發達,會鉆法律空子的人攪局等,更讓這個法律本身,蒙上了商業的陰影,甚至打上了無情的烙印。 所以,如果民間中醫沒有一定的關系,無法找到符合條件的“兩名推薦醫師”,那么他們只能放棄報名,也就放棄了考核。這樣的人多了,中醫專長考核在人們心中,的確是毫無價值可言。 而如果他們沒有放棄,冒險找相關機構企圖報上名,可是相關機構的所謂“包報名,包過”也只是假的。你們一手交錢,他們一手幫你準備相關材料,能否報上還是得看能不能通過各地3重審核。找不到推薦醫師,或是隨便找個推薦醫師,就算材料準備再好也沒有用。何況,材料準備得也不一定好,甚至有許多是虛假偽造。 所以到頭來,當錢交了,仍然沒有報上名,還得耗費時間去把錢要回來。摧殘折磨的過程,讓一些人不僅痛恨培訓機構,也連帶專長考核一起痛恨,便是利好也無情。 這樣,再次回到開頭,也難怪,網上有那么多人唱衰中醫專長考核,對它又愛又恨,想夠卻硬生生夠不著。 目前,各地大多舉辦了首次中醫專長考核,有的地方也已經舉辦完第二屆,但是就我們所知,只有浙江省向民間中醫胡春根發出了全國第一張《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其他地方則沒有什么動靜。當然也可能是還沒發布消息。 但從民間中醫的嘴里我們得知,中醫專長考核的落實,的確是嚴重滯后的。所以很多民間中醫,目前都還在望穿秋水中,深怕一不小心就錯過了報名,錯過了考核。許多人還說,就算望穿秋水,也望不來。為什么會這樣? 當然,中醫專長考核落實有著諸多問題,但其中也少不了民間中醫自己的問題。考核重在考核實踐,這就要求民間中醫起碼是有多年實踐的,自身實力只有自己是真正清楚的。 民間中醫去找培訓機構,有無奈之舉,但也著實存在走捷徑之舉,甚至于是濫竽充數者,這樣的人去參加考核,顯然是害人之舉,必然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無論如何,法律要挖掘的是真才實學者,是定性為民間中醫的利好法則,希望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中醫專長考核自身能得到步步完善,也希望民間中醫人自己修煉好內功。 總而言之,有機會不錯過,有實力不怕考。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