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卦: 剝(今本名同,第二十三卦):剝,不利有攸往。 初六:剝臧以足,蔑貞,兇。(今本:剝床以足,蔑貞,兇。) 六二:剝臧以辯,蔑貞,兇。(今本:剝床以辨,蔑貞,兇。) 六三:剝,無咎。(今本:剝之無咎。) 六四:剝臧以膚,兇。(今本:剝床以膚,兇。) 六五:貫魚,食宮人籠,無不利。(今本: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尚九:石果不食,君子得車,小人剝蘆。(今本,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第十二卦: 損(今本名同,第四十一卦):損,有復,元吉,無咎,可貞。[缺字]有往,[上各下內,合為一字]之用,二巧可用芳。(今本:損,有孚,無咎,易,可貞。曷之用,二簋可享。) 初九:巳,事端往,無咎,酌損之。(今本:巳,事遄往,無咎,酌損之。) 九二:利貞,正兇(今本,兇),弗損,益之。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今本同)。 六四:損其疾,事端(今本,遄)有喜,無咎。 六五:益之十傰之龜,弗克回,元吉。(今本: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尚九:弗損,益之,無[缺字],貞吉,有攸往,得僕無家。(今本,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 卦序: 帛書本:剝,第十一卦(今本名同,第二十三卦)。損,第十二卦(今本名同,第四十一卦)。 通行本:泰,第十一卦。否,第十二卦(帛書本名為,婦,第二卦)。 泰極否來。這個成語源自通行本之《易傳》用陰陽之說解卦序。泰與否,都是由三爻卦“乾”與“坤”組成,不同的是,乾坤二卦上下顛倒位置。乾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泰與否就是,天翻地覆、陰陽顛倒,物極必反。 帛書卦序不同,也就不存在什么“泰極否來”之說。 |
|
來自: 遙想呼應 > 《周易帛書差異-趙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