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遠,在人生的階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戰場上能夠取得多大成就,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是培養孩子敢說敢做的創新能力,就是送給孩子打開生命潛能大門的金鑰匙。沒有自信心,就無法開發人的潛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長、成才、成功。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需要我們家長做到以下三方面: 1.家長應該贊揚和鼓勵孩子 在我們的生命之初,我們是通過我們身邊的人特別是父母對我們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因此,每個家長應注意,你的孩子是否自信,與你在生活中對他的評價有直接關系。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觀念,教育孩子,就是不斷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對孩子的不正確行為提出批評。以為這樣孩子就會逐漸變好。事實上,這種做法是極端錯誤的。當孩子被父母鼓勵贊揚時,他會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對的,于是會鼓起勇氣做得更好。當孩子不斷被父母批評時,他會感到自己無能、無法將事情做好,于是會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氣與自信。 因此,每個家長,應該改變過去的想法和做法,從現在起,每天試著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并以欣賞的目光、高興愉快的心情來表揚孩子的優點,當孩子有一點進步時,應及時表揚與鼓勵。 2.不拿別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較 很多家長,為教育孩子,總是拿班上學習好的同學來和自己孩子比較,或拿自己單位同志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試圖讓自己孩子學習別人孩子的優點或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其實這種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有害的。 首先,正是這種比較,讓孩子產生的他不如人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會讓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氣。其次,就是這種比較,讓孩子產生的情感是嫉妒,當一個人把精力用在嫉妒別人時,他就沒有足夠的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次,由于這種比較,即使激發起孩子向別的孩子學習的欲望,但盲目學習別的孩子,會使孩子失掉自己的特點與個性,成為別的孩子的復制品,于是他永遠難以趕上或超過別的孩子。 正是這個原因,家長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孩子找出他的長處,發展他的個性,促進孩子成才。 3.正確對待孩子的失敗與挫折 當孩子考試失敗或遇到其他挫折,他們最需要的絕對不是父母劈頭蓋臉一頓訓斥,而是他父母的理解、支持與鼓勵。 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時,我們家長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 (1)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挫折與失敗,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心,幫助孩子找出失敗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與苦惱,告訴孩子失敗與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內容,是一個人成功之前必不可少的過程。 (3)鼓勵孩子繼續努力,父母必須首先對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對自己產生信心。當父母滿懷信心和熱情地鼓勵孩子時,會極大激發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恢復孩子的自信心。 總之,家庭教育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孩子對未來的希望和自信,希望家長一定要想法設法培養孩子的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