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位女生在留言里向熊形容說,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不通透排行榜」的話,她一定排在榜上的前幾名。“我無法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我看不清自己的理想,我總是唯唯諾諾,對生活只能全盤接受,毫無反抗的勇氣和力量。”讀完這篇留言,熊向后靠在椅子上,暗暗發出一句感嘆:這位朋友留言里提到的「擺脫他人眼光」「尋到自身理想」和「對生活發起反抗」,幾乎是每個人的人生難題。我們常常活在外界與內心的沖突里,面對這些怎么都跨不過去的坎兒,暗自討厭自己。我們要和真實的自己和解,即使那個真實的自己不夠好、不夠完美。“下決心去做真實的自我,人生方向會從‘依賴與恐懼’轉變為‘能量與勇氣’。”這句話,就是熊在一本叫《與內心的沖突和解》的書上讀到的。這本書的作者,是享譽日本的社會心理學家,加藤諦三教授。他認為,人類自誕生之初,就開始面對內心的各種沖突和糾葛;而若是能夠擁有做真實自我的勇氣,直面現實,就能夠與沖突和解,獲得成長。在書中,作者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剖析了內心深處的沖突,點破我們的人生困惑,幫助我們重新找回生活的熱情與幸福。熊呢,也從書中選出了7個超治愈的句子,分享給大家。這樣的想法,表面上看是在為自己注入前進的動力,嚴格要求自己;就比如,我們常常想著,如果不這樣做,對方就不會幫自己;如果不做到最好,我就沒有價值。“人們沒有意識到,阻礙自己成長的東西,其實就在自己心里。”作者也說,想要與自己和解,就是要無論自己什么樣,都相信自己的價值;要熊說啊,人生嘛,最重要的不是“完美”,也不是“最好”;而是“努力過”,是“問心無愧”,是去享受那個最真實的自己與世界交手的過程。“這個世界真不公平。” “并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報。” “那我做的這些又算什么呢?” 相信大家也會因為不公平而感到不甘心,繼而討厭世界、討厭自己吧。
說起來有些殘酷,但作者還是希望我們明白: “這就是人的命運,人類本來就不平等,人生原本就不公平。”作者說啊,人生不平等,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服從于命運、向命運認輸低頭;人生雖然不平等,但是對于自己的人生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才是決定這個人的偉大程度的因素。或許我們決定不了自己的出生環境,但反過來,也不要讓出生環境決定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不要緊盯著別人的生活、去跟別人比較,也不必羨慕那些出身優越的人;然后獨立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去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偷偷告訴你們,雖然人生是場比賽,但這場比賽是沒有輸贏標準的噢;比賽的裁判其實就在我們的心里,只要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就是最偉大的成功啦。一旦被別人否認,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不安且混亂,繼而開始自我否定。作者希望我們明白,若是只拼命想讓世人看到自己的了不起,自己就永遠無法意識到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人只有在不再為了給別人看而活著時,才能發現自己的成長。”在作者看來,正是這種“活給別人看”的思維,阻礙了我們充分自由地過自己的人生;“不要考慮什么絕對正確,也不要考慮別人的想法,就隨心所欲地經營好當下的生活。”要熊說啊,當我們活在別人的評價中時,似乎就失去了對自己人生的主宰權;即使活成別人評價中優秀的樣子,也只會如釋重負般地想著“終于交了差”。但,這是我們自己的人生呀,我們本不需要向任何人交差的。的確,生活有太多面了,工作、家庭、情感、健康、金錢……無論我們在哪一方面取得了怎樣的成功,在其他的方面,問題還是會接連不斷地出現。“怎么總是有各種各樣的難題啊,人生就不能完全快樂嗎?”但作者卻認為,一個人的內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人生問題,恰恰是一個人活著的證據。或許作者的這句形容聽起來挺沒勁的,但熊是這么認為的:不安和苦難是相對美好和幸福而言的,在克服不安和苦難時,我們也才能真正體悟到美好和幸福。“我就是話少的人,我就是比較內向,這份工作需要人際溝通,所以我做不了。”就像這樣,我們把別人貼的標簽當成了自己的性格,也限制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作者認為,若是自己的性格也由別人決定,一直位于被評價的立場,就會阻礙我們獲得幸福。因此,作者建議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態度,自己是什么樣的性格,就由自己來決定吧。或許小時候的確內向來著,但長大了交了更多朋友,其實早就告別那個不敢表達的自己了;或許自己有些時刻的確話很少,但換個場合或換成自己熱愛的事物,也照樣可以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若是因為別人隨口貼上的一個標簽,就停止對自己的探索,那就未免太可惜啦。要熊說啊,既然那些所謂的性格標簽,沒有一個是自己為自己貼上的;面對自卑和空虛,我們常常誤以為只有做些大事才能增加自信;于是,我們拼命地逃向優越感,追求成功、權勢、金錢和名聲……然而,這樣的做法只會使我們迷失自己,更加感受不到幸福。“無論多么微不足道,從認真完成一件事開始,就能增加自信。”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賦予了我們“至少這件事我能完成”的自信。就像作者說的,擁有一顆即使成功一次也滿足的心,于是,下一步行動所需的能量就產生了。熊覺得啊,或許自信的確需要成功的累積,但我們不必非要用驚天動地的成功來證明自己;就讓一件件小事成為自信的萌芽,邊體會其中的樂趣,邊積累渺小的成功;這樣點點滴滴建立起來的自信,或許會來得更堅固、更強大喔。“過去我被人看不起,所以我一定要在未來證明給他們看。”在這句話里,有著對過去的記憶,也有著對未來的愿景;作者說啊,很多時候,我們為了彌補過去的傷痛,而一味地規劃自己的未來;但這樣的做法,卻使我們感受不到生存的意義,也辜負了眼下的寶貴時間。要知道,人生中真正值得我們追求的,不是榮耀,而是心靈的滿足;而滿足感,是只有享受當下,才能收獲的一種心靈感受。安安心心做好當下正在做的事情,去體會每一個過程給予我們的滿足和愉悅~付出努力,只為了當下的生活,也只為了今天的風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