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原文: 【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 功法釋意:歷來對此功練法的理解頗有微詞,這里僅談談五味堂臨床應用的方法。 隨時隨地,只要有一時閑暇,即可調整身形,平心靜氣開始練習(參見 返還功 姿勢要求)。 功法: 1、用鼻吸清氣時,收提谷道(肛門),如忍大便狀,即謂【一吸便提】;在吸氣的過程中用意念內視鼻吸之清氣和收提谷道時從陰五味堂莖、下焦提起之內氣都匯入丹田(這里指臍中),即謂【氣氣歸臍】。一吸便提與氣氣歸臍都是在吸氣時進行的,一指動作、一指意念。此為吸法。 2、接上,吸氣歸臍畢再緩緩呼氣,并逐漸放松谷道,用意念觀想內氣從丹田沿任脈提入督脈,沿督脈上頂、落咽,合口中津液一同咽下,下咽時咕咕有聲,送入丹田。此提氣、咽津咽氣的過程即【一提便咽】。此為呼法。 津氣下咽則攜心火下降以溫腎水,腎水蒸騰上升以濟心火,水火既濟、坎離交泰,即【水火相見】。 遺精一證,總由心腎為患,緣由陰陽失調;而調此陰陽者,本乎心腎。心腎相交則君火安、相火藏,陰陽調和,固本攝精,遺漏自愈。 |
|
來自: 看不見的溫柔 > 《1、★佛、道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