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日本の住宅設計」版塊,將為你介紹日本的房屋建筑設計。同系列其他文章,可點擊下面的鏈接查看。 ... 日本流行著這樣的句子:「白天生活占半畳,晚上睡覺占一畳」。雖說這是家的極限空間,但這句話里卻潛藏了日本人拒絕奢靡的獨特住宅觀。 日本的住宅經歷了從穴式住宅到民家再到如今的現代建筑,一直在探索著人與家、人與環境、家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下面將為你介紹日本‘家’的變遷。 古代の家 ▼ 堅穴住宅 綾羅木遺跡(山口縣) 日本初始的家是繩文時代的堅穴式住宅——地面開鑿有圓形或是方向的穴地,柱子作為其支撐,搭好的骨架屋頂上覆蓋有蘆葦、茅草等,內部還配備有火爐。當時的人們就在這樣的房子里生活起居,烹煮食物、躲避風寒。 高床式住宅(長野縣) 彌生時代后,為了防止浸水、鼠害,房子開始脫離了地面,成為了高床式住宅。 寢殿造?書院造 ▼ 源氏物語繪卷 平安時代,貴族館以寢殿為中心,各個房間之間通過走廊進行連接,南面通常配有一觀賞池。房間內部則通過四角的箱子、屏風、簾子等移動式家具作為空間分隔。室町時代武士崛起,以會客空間為核心的住宅開始成為主流,開始使用障子作為房間的分隔,以及出現了鋪滿榻榻米的和室。 數寄屋?茶室 ▼ 武者小路千家 官久庵 15世紀中葉以后,由于大木工藝的進步、審美意識的提高,出現了一些較有特色的住宅。數寄屋是一種平臺規整,講究實用的日本田園式住宅,是取茶室風格的意匠與書院式住宅加以融合的產物,常用“數寄”分割空間,慣于將木質構件涂刷成黝黑色,并在障壁上繪水墨畫,意境古樸高雅。 東山舊岸邸(吉田五十八) 這一時期,侘寂美學的發展以及茶道的興起,富有和風氣質的茶室開始出現。 桂離宮 月波樓 離宮是皇宮另外設置的宮殿之意,“桂離宮”之稱的是明治16年(1883年)開始,在那以前,被稱為“桂別業”。江戶時代初期的建造的最初的庭園和建筑物,現在傳達了當時的朝廷文化的精髓。回游式的庭園被稱為日本庭園的杰作。 大德寺 玉林院 蓑庵(18秒短視頻) 大德寺創建于日本鐮倉年間,位于今日本國京都市北區,是洛北最大的寺院,也是禪宗文化中心之一,其中尤以茶道文化而聞名。著名的一休大師經過幾十年的漂泊布教后,以80歲的高齡任大德寺的主持,重建了大德寺。至今大德寺還保存著一休大師的遺墨。豐臣秀吉曾在寺內舉行織田信長的葬禮。 民家 ▼ うまや造 (巖手縣 遠野市) 到室町時代為止,平民都是生活在堅穴式住宅中的。鐮倉時代以后,民家得到了快速發展,大致可分為「農家」與「町家」兩大類。 合掌造(岐阜縣 白川鄉) “合掌造”房屋建造于約300年前的江戶至昭和時期。為了抵御大自然的嚴冬和豪雪,村民創造出的適合大家族居住的建筑形式。他們就地取材,整座房屋不使用一根釘子固定,而是以卡榫、結繩來固定。屋頂用茅草覆蓋,每三四十年更換一次。屋頂為防積雪而建構成60度的急斜面,形狀有如雙手合掌,因此得名。 京町家 新柳居(京都府) 町屋始于十七世紀,木格子架結構,是日本傳統的連體式建筑,顯示了日本傳統城市住宅特有的空間意象。當時的日本商人們和手工藝者將町屋作為他們工作和居住的場所。 民家(愛媛縣 內子町) 》》》日本傳統住宅的基本特征點《《《 集合住宅 ▼ 高島平團地 從江戶時代開始,人口向都市慢慢地轉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產業復興的契機下,加劇了城市人口的集中化。而日本絕大半的國土都是山地,平原較少,為了確保大家都有房子住,集合住宅開始大量出現。 六甲の集合住宅 神戶六甲山山腳下一個60°朝南的斜坡上,有一座平凡而又奇特的建筑。平凡的是那些方方正正的盒子,灰白的混凝土。奇特是因為不大的建筑竟然擁有十處以上的室外庭院,面向寧靜美麗的神戶港灣。這便是六甲山集合住宅。安藤曾表示此設計受柯布影響,大師將以人為本作為建筑的核心理念,為了理想的美好生活而戰斗。 千代が丘團地 MUJI x UR 戸建住宅 ▼ ambi-flux 日本人比較青睞于獨立的一戶建的住宅。不僅是資產家,還是戶主們大都會找建筑師設計住宅。在非常狹小的土地上,日本設計師們各顯神通,出現了大批地非常有特色的一戶建住宅。 屋根の家 宇都宮の家 現代建築 ▼ 住吉の長屋(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的早期作品“住吉の長屋”是一座兩層高的長條住宅。住宅采用混凝土現澆而成,完成于1976年,是安藤忠雄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體現了他個人風格的形成。 住吉の長屋由三個相等的矩形體量組成,兩個封閉的體量由一個開放的院子空間隔開,庭院自然的處在建筑中間,為兩側的房間提供采光與通風,完美解決了地形狹小帶來的問題。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の家(坂茂) HOUSE N (藤本壯介) House N 坐落于日本大分縣一個傳統的居民小區,建筑2008年建成,主人是一對年輕夫婦以及他們的寵物犬。House N的建筑風格以及色彩搭配依舊延續建筑師藤本壯介的一貫風格,通透的建筑外立面使得該住宅猶如一件置身于傳統的小區建筑群中的現代藝術品。 HOUSE NA (藤本壯介) 藤本壯介將建筑設計成一摞堆疊在一起的方盒子,相互錯落的外部框架在立面的各個不同高度上產生了豐富的內部空間。每個帶陽臺的小房間都與室內爬梯相連,讓居住者能自由的在住宅中活動。 不同比例、大小的長方形窗洞讓住戶可以遠眺周邊的風景,同時上層空間沒有設置固定的隔墻,因此室內的視線交流也更加自由。夜晚,窗簾作為臨時隔墻,讓室內與外部空間暫時隔離,保證用戶的私密性。 エアーハウス(三分一博志) 櫻臺の住宅 (長谷川豪) 小屋 ▼ LUNA HUT (中村好文) 起初,小屋是臨時房子的意思,近年來受到了廣泛地關注。「白天生活占半畳,晚上睡覺占一畳」,這句諺語不僅表現了居住空間的極限,也蘊含了日本人一種拒絕浮華享受清貧的生活態度。在極小的空間中發現美,這是日本的獨特之處。 信息來自于日網:http://www./ 「編者語」:日本的住宅設計之所以能不斷地向前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戶主們與建筑師的相互信任與默契配合。如若放在中國,戶主們很可能會說:我花了一大筆錢,你就給我設計個這個。 故而,中國建筑師們的發展非常之艱難。戶主們不需要有設計感的住宅建筑,公司里也只缺繪圖員。嗚呼哀哉! .................................................................................. |
|
來自: Ruogu_Desig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