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電視劇《天道》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對音響界大佬林雨峰的開篇介紹。 商界奇才丁元英答應送給芮小丹一個“神話”禮物,即幫助王廟村和幾個發燒友找點事做。于是,成立格律詩音響公司,丁元英的設計里,有一個狠招,“殺富濟貧”。 既是殺富濟貧,濟王廟村和發燒友的貧,那又殺誰的富? 丁元英選擇了樂圣公司,想從樂圣公司化點緣,林雨峰不知道,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坑,他一步步走到丁元英設計的局里,直到最后失敗了,才承認自己錯了,然而他選擇獨自開車前往雞公山,并且假裝疲勞駕駛而撞向山崖結束自己的一生。 丁元英的謀劃當然嚴謹,可他自己也說是“小聰明的文章做好了,就能誘導樂圣公司的大聰明。” 問題是,林雨峰是從大風大浪里走過來的大人物,怎么就能輕易中了這種小聰明的把戲呢?我不禁思考,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懂得及時止損的人。 一、林雨峰:“只有矛,沒有盾”的性格讓他只能接受成功,不能忍受失敗,愛面子勝過愛生命。林雨峰性格上好強,寧折不彎,雖有絕對實力,卻小看了一個初出茅廬的企業,做出了錯誤的決策而不自知。
總經理趙青看到這個訂單,摸不清這個小公司的意圖,就向林雨峰請示。 林雨峰看著格律詩在《時代音響》發表的《柏林五國專家十款音箱大測評記實》的文章,就笑了,“這么老套的招法居然還有人在用,不可思議。 林雨峰了解了下格律詩公司,即便有100萬寶馬的架子,即便有韓楚風的商業背景,他沒覺得哪里不對,而且,特別聰明的做了一個決定,給他們,不是一月100套,是一年一次1000套。價格上多做點讓步,得讓他們算下來比每月100套劃算,往1000套里趕他們。 林雨峰的意思是,格律詩的萬元級別音箱在國內不可能有規模市場,格律詩必然是要退貨的,因為這批貨沒有接線盒和阻尼板,也沒有貼牌,就是零售也賣不出去,只有退貨一條路。 林雨峰不知道,這批1000套的的套件進入格律詩公司的倉庫時,這筆110萬的生意讓樂圣公司犯下了一個不可挽回的錯誤。
北京音響展上,這1000套套件組裝了500對格律詩音箱,并且以3400元的批發價在一天之內銷售一空,分布在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 樂圣公司的生意以及聲譽受到嚴重沖擊,很多網友指責樂圣公司暴利,樂圣公司的銷售系統陷入癱瘓。因為樂圣旗艦是以一對箱子的價值賣了兩對箱子的價錢,導致了消費者心理不平衡。 董事長林雨峰組織中高層管理干部開會,研究如何應對。 律師以格律詩不正當競爭為由進行起訴,并追求損害賠償責任600萬。 財務部經理這時一番話非常到位,只是沒人重視。 他說:
一句話,只要樂圣敗訴,就接近了破產。 律師說:
人事部經理不同意,說:
最終,林雨峰還是采納了律師的建議,起訴格律詩,以吃掉格律詩為目的,拒絕任何形式的調解,務求置格律詩于死地。 他要證明:老虎屁股摸不得。
性格上的強勢,讓林雨峰太驕傲了。 人家來求和,他故意找來了多家媒體宣傳報道,把求和的路一棍子打死了。 當歐陽雪說:林先生,你們的觀點是出于打贏官司,我認為不一定。想想看,如果你們敗訴了呢?那么現在的談判對你們就有價值。 林雨峰:敗訴?如果公理都不存在了,我就從這跳下去。 真的是語出驚人的林雨峰,他指的這兒是九樓。 事實上,樂圣最終敗訴了,連個擇日宣判都沒混上,法庭當即宣判樂圣敗訴。 林雨峰當時語出驚人的跳樓讓他無地自容,讓他郁結于心,讓他崩潰。
周劍華是開夜總會和酒店的,在黑道里有一定影響,閱歷十分豐富。有網友說,《天道》里,他是唯一能跟丁元英論道的高手。 周劍華也勸了林雨峰,但林雨峰務必要去會一會丁元英這個幕后人物。 周劍華看著執念的林雨峰,給了他一把槍。 不過,周劍華打消了林雨峰殺人的念頭,他心里默認了周劍華的說法,“自己就是死了,倒下也是英雄”。 林雨峰去古城見了丁元英,說了一番話,就離開了。通過故意釀造因疲勞駕駛出事故的方式,選擇結束生命。 因為他的理念里,公司敗訴,市場一死,然后就是債主要賬,公司破產拍賣,他難道要去擺地攤去嗎? 林雨峰是一個霸氣的人,他的樂圣公司“只有矛沒有盾”的企業文化,已經折射出林雨峰在商界上“孤獨求敗”的個性。 他這種性格遲早是要栽跟頭的。 二、音響大佬林雨峰的失敗給予的人生啟示:
誰不期望一生順遂如意?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遇到不如意時,如果不能改變,那就及時止損,把損失降到最低化,讓自己喘口氣接著重來。 林雨峰完全不用自掘墳墓走向絕路,他可以有很多種選擇。
這些選擇,林雨峰可能也考慮過,但就是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敗,只選了最壞的那條路。 亞科斯說過這樣一句話:
比堅持更重要的,是懂得及時止損。
林雨峰這種強勢霸道的性格使得他一直高調,孤傲。 他接到了格律詩的訂單時,就自以為是地進入了丁元英的小聰明里,而且,自作大聰明般將事情愈演愈烈。 請了主流媒體報道,他怎么不想想,萬一敗訴了呢? 求和時說出敗訴了就跳樓的大話,他怎么不想想,萬一敗訴了呢? 真敗訴了,又去找丁元英的住址,他怎么不想想,這又能對結果起到什么作用?見了丁元英就能扭轉乾坤嗎? 就像林雨峰所說:
一個人,過于意氣用事,就會忽略掉事情的本來面目。 一個人,話,不能說得太滿,事,做得不能太絕。 滿了,事不能圓通,牛吹大了,是要承擔風險的。
林雨峰召開中高層會議,大家都紛紛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意見。 律師提的建議是起訴格律詩,因為違反了不正當競爭法。 生產部經理還根據格律詩音箱的配置,計算了格律詩音箱合理的價格應該在4200-4500左右,格律詩實際賣3400,因為斷定格律詩音箱的成本絕對高于它的銷售價格。 而財務部盯著數據,指出,價格焦點在音箱箱體上,集中在工藝成本上,這是變數最多、最不透明的一項,所以提醒各位謹慎、謹慎、再謹慎,務必求勝。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財務部經理的提醒似乎對林雨峰并沒起到多大作用。 林雨峰雖然極其認真聽取了大家的意見,但是他最終采納了律師的提議,起訴,要求格律詩賠償600萬。 最好的防御方法就是進攻。 這是他信奉的理念。 如果他去實地考察一下格律詩音箱箱體是如何做出來的,如果他能聽從財務部的意見謹慎再思考一下,不用一個會就做出決定,也許事情就不會急轉而下了。公司也就不會有危機了。 在這里,我想說說律師的建議。 律師當然是專業性,但律師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事情的處理方式經過訴訟反而會變得更加棘手。 記得看過的一部電視劇《一仆二主》,閆妮飾演的唐紅是生產成人尿不濕的企業老板,她長期資助一家養老院尿不濕,本來是企業獻愛心,做公益。 可是有一批產品出了質量問題,有個老人用了之后,屁股出現紅疹,被家屬投訴了。 企業面臨生死難題。 律師建議給予家屬賠償,兩倍即可,只要家屬不訴諸媒體,事情就好辦。 可是,家屬又通知了大量的媒體,現在很多媒體紛紛趕到養老院去報道。 律師說:這下就麻煩了,唐紅公司名譽受損,一旦被報道可能公司都得破產,這時她應該先避開媒體,待事情消停一些再出來。 唐紅沒有聽律師的建議,直接去了養老院。 ![]() 面對媒體,唐紅言辭懇切承認錯誤,是工作做得不到位,跟大家道歉。 老人是有良心的,畢竟人家企業是做愛心,哪能不容許一點小錯誤呢? 就算自家孩子照顧老人,也存在有閃失、不到位的時候啊。 最終,唐紅的道歉迎來了老人的諒解,唐紅的企業越來越好。 所以,越是危難時刻,一定要實事求是,集思廣益對,但一定要有獨立思考,只有知道的真相,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做出最有利的決策。 《天道》里,丁元英的思路沒有多高明,也沒有多復雜。“只有矛沒有盾”的一句座右銘讓丁元英看準了林雨風的文化屬性。 當樂圣想利用格律詩來為自己做嫁衣這個小聰明開始,無論后面怎么發展格律詩都已經達到了打入市場的目的,丁元英正是利用人性中的弱點來實現這一目的。
神即是道,道即是規律,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要想事半功倍,就得順勢而為,因時因地制宜。 作者:大小象 圖片: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