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薔薇科多年生草本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干燥根。地榆主產于東北及內蒙古、山西、陜西等地;長葉地榆主產于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等地。春季將發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時采挖。干燥。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歸經】苦、酸,微寒。歸肝、胃、大腸經。
【功效】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應用】1、用于各種血熱出血證。本品功善涼血泄熱,收斂止血。尤多用于下焦血熱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治便血、痔血,多配槐花、梔子等同用,以清熱涼血止血;治下痢膿血、里急后重,可配黃連、木香等,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治崩漏,則常配生地、黃芩、蒲黃等同用。
2、用于癰疽腫毒。本品有瀉火解毒作用。對癰疽初起未成膿者,可單用搗敷,亦可與三七、田基黃等共研末調敷,或配清熱解毒藥共用。
3、用于水火燙傷,濕疹,皮膚潰爛。本品有解毒斂瘡作用,為治燙傷要藥。對燒燙傷,可單用研末,或配大黃研末,用麻油調敷;對濕疹及皮膚潰爛,可與苦參、大黃同煎,以紗布沾藥汁濕敷,或配煅石膏、枯礬研末加凡士林調涂。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適量。
【注意】大面積燒傷,不宜外涂,以防鞣質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