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xiàn)代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他的著作對于宗教、道德、現(xiàn)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學家。 主要著作有:《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論道德的譜系》等。 1 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2 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3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4 與怪物戰(zhàn)斗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5 不能聽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6 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 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跡,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7 人生沒有目的,只有過程,所謂的終極目的是虛無的。人的情況和樹相同。它愈想開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處,向深處。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8 我是河邊的欄桿,誰能扶我,便扶我吧!我不是你們的拐杖。 9 世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個性被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圓滑了。 10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11 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訴說,以求同情,因為一個有獨特性的人,連他的痛苦都是獨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的,別人的同情只會解除你的痛苦的個性,使之降低為平庸的煩惱。 12 在遇到困難時向別人求助博取同情這種事,在大部分人眼里或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人格貶值。 |
|
來自: 三哥liuv0nph3c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