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可能是我們最多聽到的,還曾經有段時間很多少男少女叫寒武紀,是因為日本動畫,后來又流傳了一陣三疊紀,但很多人還不知道其他,其實地球一共分五代十二紀。 其實地質年代我形容為地球的年輪,這樣比較好理解。如果地球是一棵大樹,那么從最早期的地球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地球,經過了46億年,地球長成了今天的樣子。 我們把這個年輪分為五代十二紀,先說五代包括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這五代是五個大的地質層,根據放射性元素,可以知道這些時代具體年份。 每個地質代,又分好多紀,太古代是離我們最遠的時期,大概在地球形成初期到34億年前,這個階段地球上沒有明顯的生物特征,不容易測定。 元古代也是沒有明顯的生物特征,但這個時代我們能探測到的信息比較多了,所以算第二古老的地質年代。 從古生代開始,正是開始了進入生物時代的紀元,這個時代發生了生物大爆炸,就是這個巖層里發現了大量的古代生物化石,我們成為寒武紀生物大爆發。 在之后的中生代就是我們熟悉的恐龍時代,從兩億多年前到六千五百萬年左右恐龍滅絕,這件事大家都比較清楚。 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共6個紀;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共3個紀;新生代只有第三紀和第四紀兩個紀。 其中三疊紀是因為生物和地質巖層重疊,侏羅紀是恐龍世紀,白堊紀是大滅絕時代。因此很多人可以用寒武紀來形容生機盎然,侏羅紀是恐怖的代名詞,白堊紀是生命消亡的代名詞。 而在經歷了慘痛的白堊紀之后,新生代動物經歷磨難重生,并且發展壯大,新生這個名字恰如其分。 其中太古代和元古代,我們無法探測當時地球的情況,不知道這期間會不會曾經出現過智慧生物,所以我們還可以猜想地球曾經經歷過一次生物大滅絕和重啟,因為這時間太久遠,幾十億年。 所有紀元的名稱都是根據發現這個地質層的地方的地名命名的,有朱羅山,奧陶村等等。 如新生代依次分為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 元古宙 前寒武bai紀 570百萬年前 前寒武紀開始于大約45億年前的地球形成時期,結束于約5億4200萬年前——大量肉眼可見的硬殼動物誕生之時。 盡管早在30多億年前生物就已經出現,但其進化卻長期停滯在很低級的階段,主要是是些低等的菌藻類植物。 古生代 寒武紀 前期:564—535 中期:535—515 后期:515—500 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和環節動物等),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的現象,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簡稱“寒武爆發”。 奧陶紀 500—436 奧陶紀是歷史上海侵最廣泛的時期之一,世界許多地區都廣泛分布有海相地層。在板塊內部的地臺區,海水廣布,表現為濱海淺海相碳酸鹽巖的普遍發育,在板塊邊緣的活動地槽區,為較深水環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淺海、深海碎屑沉積和火山噴發沉積。奧陶紀末期曾發生過一次規模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圍包括非洲(特別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以及歐洲的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等地。 志留紀 436—409 志留紀地層在世界分布較廣,淺海沉積在亞、歐、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及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非洲、南極洲大部分為陸地。志留紀的無脊椎動物,與奧陶紀生物關系密切,許多種類在經歷奧陶紀末滅絕事件后,進入一個新的復蘇階段。 泥盆紀前期:409—389 中期:389—378 后期:378—360 泥盆紀早期裸蕨類繁榮。中期后,腕足類和珊瑚發育、原始菊石、昆蟲出現。晚期原始兩棲類、迷齒類出現,蕨類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現;無頜類趨于滅絕。 年代:4.05億年前—3.5億年前。泥盆紀晚期,兩棲動物出現。從泥盆紀開始,地球又開始發生了海西運動。因此,泥盆紀時許多地區升起,露出海面成為陸地,古地理面貌與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在泥盆紀里蕨類植物繁盛,昆蟲和兩棲類興起。 石炭紀 前期:360—335 后期:335—284 石炭紀時陸地面積不斷增加,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沼澤遍布。大陸上出現了大規模的森林,給煤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石炭紀是地殼運動非常活躍的時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著極大的變化。這個時期氣候分異現象又十分明顯,北方古大陸為溫暖潮濕的聚煤區,岡瓦納大陸卻為寒冷大陸冰川沉積環境。氣候分帶導致了動、植物地理分區的形成。 中生代 三疊紀 前期:242—237 中期:237—229 后期:229—208 標志三疊紀的典型的紅色沙巖說明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干燥,沒有任何冰川的跡象。當今一般認為當時在兩極沒有陸地或覆冰。因為當時地球上只有一個大陸,因此當時的海岸線比今天要短得多,六放珊瑚亞綱是這時候出現的,第一批被子植物和第一種會飛的脊椎動物(翼龍)可能也是這時候出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烏龜——原顎龜也出現在三疊紀晚期。第一批魚龍出現了。 侏羅紀 前期—中期:208—159 后期:159—140 整個侏羅紀時期,大多數時期處于溫暖和潮濕。當時繁盛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如今澳大利亞和南極洲豐富的煤炭資源。盡管那時有局部的干旱地區,但絕大多數盤古大陸,均處于郁郁蔥蔥的綠洲。勞亞大陸和南部的岡瓦納大陸生物群,在許多方面,仍然十分獨特,動物群具備了較多的洲際色彩。生物發展史上出現了一些重要事件,引人注意,如恐龍成為陸地的統治者,翼龍類和鳥類出現,哺乳動物開始發展等等。 白堊紀 前期:140—94 后期:94—64 這時期,大陸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干旱。最大的恐龍出現時期,許多新的恐龍種類開始出現,恐龍仍然統治著陸地,翼龍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統治著淺海。最早的蛇類、蛾、和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出現了。被子植物也出現于此時期。 |
|
來自: Athenauknow > 《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