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武,1967年生,廣東河源龍川人。廣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理事,廣州海日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廣州市越秀區美術家協會理事,廣州龍川縣聯誼會《南越館》副館長,作品多次獲獎并被政府部門及檔案館收藏。 水墨含清暉 悠悠故土情 文/清漣 “山水之勝,得之目,寓諸心,而形于筆墨之間者,無非興而已矣”(沈周:《書畫匯考》 ) 。中國傳統水墨山水畫,意不在畫山畫水,而是表達畫家的心境和感受。林武深諳此理,一直以來,他對傳統的水墨山水創作,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強調筆墨的運用,意境的營造,特別是情感的注入,所以他的作品總能帶給人們一種樸實、真切、醇厚而毫不造作之感。 ▲《春回大地》尺寸:138x69cm 林武曾求學于嶺南名家曾嶸先生,曾先生的山水作品筆墨精妙,雄強博大,憾人心魄!得益于老師的悉心指導,林武的山水畫創作,無論從立意,造境,構圖,筆墨的運用都能別出新意,尤其是他的寫生作品,畫面樸實自然而富于意趣,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作品《密林幽境》 ,就是一幅典型的寫生再創作的作品,作品源于多年前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的一次寫生活動留下的印象,但見畫面近景用筆荒率紛披,用墨或濃或淡、水墨交融,表現出樹木重重疊疊,幽深晦暗之狀;遠山淡泊如洗,空靈清曠,山下清流湍急,木橋穿插其中,唯獨不見游人,表現出“空山不逢人,心靜似太古”的一種寧靜曠遠、博厚高深的境界,盡得大自然之氣息神韻! ▲《江流天地外》尺寸:138x69cm 詩人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牧歌,一直以來都是國人所追求向往的生活境界,更是以一種追求心靈閑適、靈魂自由的哲學影響著世人。林武成長于嶺南地區,嶺南地區山多林密河道縱橫,村陌交錯,他的很多山水畫創作,立足于嶺南的山山水水,以飽含的熱情繪畫他對家鄉的情懷。山間的村舍,小橋流水,田野,牧歸……這些畫作常常能帶給人們一種陶淵明筆下田園牧歌一樣的享受,質樸而讓人舒暢。 ▲《山居春曉》尺寸:138x69cm 2019年,他曾為家鄉龍川縣創作《龍川八景》,該項創作,是當地宣傳部門為推廣龍川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為完成家鄉交給的重要任務,他多次深入龍川地區,實地寫生,并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務求把歷史上真實的龍川八景呈現在人們面前,經過大半年的精心創作,幾易其稿,作品終于順利完成,并在家鄉隆重展出,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和父老鄉親們的廣泛好評。此次任務的圓滿完成,得益于林武平時注重寫生,注重觀察、注重筆墨錘煉及意境營造,更重要的是他對故鄉的山水傾注了濃烈而真摯的情感! ▲《龍川八景之嶅湖湖水漾金波》尺寸:138x69cm 中國畫是國粹,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邁入新時代,古老的藝術如何與時代相結合,如何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趣味?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林武有著豐富的工作、生活閱歷,為人低調而淡泊,但卻一直醉心于藝術,他善于從生活中捕捉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趣味,真切而生動,筆下的嶺南風物,嶺南景致,水墨氤氳,生機勃勃,具有濃厚的南國生活氣息。他觸覺敏銳,思維活躍,注重畫面的視覺形式感。運用分割重組、排列疊置的方式,使畫面生動而富于變化,他的作品,源于傳統,技法純正,但構思及意象往往又與傳統拉開了很大的距離,既傳統,又富有現代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繼承與創新方面,他的探索無疑是富有成效的。 ▲《龍川八景之太乙仙巖吹鐵笛》尺寸:138x69cm 林武的水墨山水以傳統筑基,以自然為師,廣采博取,自出機杼,功夫不負有心人,相信假以時日,必定有更大的跨越!
▲《芙蓉鎮土王橋春色》尺寸:69x69cm ▲《羅浮山里的小村景》尺寸:69x69cm ▲《密林幽境》尺寸:69x69cm ![]() ▲《獨居一畝枕溪棱》尺寸:180x96cm ![]() ▲《林泉清音》尺寸:138x69cm ![]() ▲《鶴鳴翠嶺》尺寸:138x69cm ![]() ▲《二月山村又見花》尺寸:138x69cm ![]() ▲《朝暉圖》尺寸:138x69cm ![]() ▲《朝陽》尺寸:138x69cm ![]() ▲《放牧圖》尺寸:69x45cm ![]() ▲《幽谷聽瀑》尺寸:138x69cm ![]() ▲《龍川八景之梅村舟橫客眾》尺寸:138x69cm ![]() ▲《曉色云開》尺寸:138x69cm ![]() ▲《龍川八景之縱步龍臺閑眺望》尺寸:138x69cm ![]() ▲《詩意山水》尺寸:138x69cm ![]() ▲《擁翠圖》尺寸:138x69cm ![]() ▲《云壑清音》尺寸:138x69cm ![]() ▲《云山春色》尺寸:138x69cm ![]() ▲《山村巒曲》尺寸:180x96cm ![]() ▲《清溪繞山鳴》尺寸:69x45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