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同桌,因為這不單單會對孩子的學習有影響,還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到課堂當中,然而,孩子坐哪卻暗藏了班主任的"小心機"。這也不讓不少家長感到擔憂,要是自己的孩子被安排到不好的座位該怎么辦? 案例分析:李女士對于自己孩子的成績非??粗兀虼怂M⒆釉诎嗉壚锩婺苡幸粋€不錯的作為,畢竟座位分配得好的話,那么周圍的同桌一般不會差到哪去,同時也能有較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然而如何讓孩子在教室里得到一個好座位,其實和班主任的小心機有關系。因為李女士的孩子比較喜歡說話,但是同時又有一個不錯學習能力的關系,因此被分配到第一桌靠老師的位置,這樣老師就能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動態。 當然,不僅僅是掌握孩子的動態這么簡單,一般來說班級里愛說話的同學被遏制了,那么班級里的風氣也會比較好一些。只不過對李女士來說,孩子能在第一排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并沒有深究班主任為什么這么安排。 那么,家長可以進一步了解班主任的"小心機",探究班主任安排座位的依據,這樣就可以知道為什么班主任的座位安排看似公平,實際上滿滿都是套路。 班主任的座位安排依據是什么呢?1)按照性別來分座位 這個是比較常見的分配辦法,其實為的就是避免孩子之間出現尷尬的情況,畢竟有些男生或者女性確實不敢和異性溝通,因此,為了讓同桌之間有個好的學習風氣,盡可能讓同性之間在一個位置。 其次是班主任為了避免早戀的現象出現,所以就按照性別來分配座位了。 2)按照身高來分座位 按照身高來分座位也比較常見,因為孩子身高如果太高的話,那么在前面顯然會擋到后面學生的視野。因此,大個子一般都會被分配到后面,而個子較矮的則會被分配到前面的位置。不過也有個別的情況,比如大個子視力不是特別好的話,那么有可能被分到中間的位置。 3)按照成績來分座位 有的老師直接用成績來劃分學生的座位,這樣的做法算是比較照顧學霸學生。因為這樣的分配方法可以讓學霸集中在一個區域,避免被"學渣"打擾,同時也能形成一個學習風氣最優秀的區域,有助于平均成績維持在一個理想的水平線上。 4)按照學生評價來分座位 一般來說喜歡說話的學生有兩種待遇,一種是被分配到最前面的位置享受老師的看管待遇,另外一種則是被分配到最后面,直接被晾在后面以免打擾到想讀書的孩子。因此,家長也可以從座位位置判斷孩子在學校有沒有用功讀書。 為了讓孩子能被老師分配到比較好的位置,家長的教育和引導可謂不可或缺,因為讓自己的孩子能更好投入到學習當中,端正自己的課堂態度,才能讓老師給孩子分配一個更好的位置。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在教室的學習態度?一、習慣要督促 孩子能否在教室里面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其實和家長平時的引導和督促有所關系。如果說孩子平時學習的時候態度就非常散漫,那么在教室的時候也很難拿出讓老師覺得信服的學習態度。 在家里的時候家長要注意孩子做作業和學習時的模樣,盡量避免孩子用非常隨意的態度對待。 二、明確孩子的目標 如果說孩子無法投入心力在學習當中,那么必然和孩子的觀念和想法有關系——因為孩子自己不知道學習到底為的是什么,因此在學習這件事難以拿出較為端正的態度。 所以,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避免孩子在課堂上走神或散漫,家長應當跟孩子說明學習的終極目標。 三、與老師積極溝通 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其實家長一概不知,因此,家長不如直接和老師詢問孩子在校的表現。如果經常在課堂上有不如意的表現,則要及時糾正,或者說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不然孩子還會繼續用這樣的態度拉低老師的評價。 |
|
來自: 閑云野鶴qpab3u > 《教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