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08:28 華人號:中國文化說到蘇軾,大家都能想到東坡肉,蘇軾在美食上的見解很獨到,在文學上的建樹也很少有人能夠超越。蘇軾不僅學識淵博,思想通達,更喜好結交好友,同好友們切磋學識。因此為很多友人贈送過詩詞,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為80歲好友張先寫的一首調侃詩。 張先整整比蘇軾大了40歲,但他在文學、文學上也有一定見解與造詣,所以兩人成了忘年之交。當好友張先在80歲時迎娶18歲的嬌娥為小妾,蘇軾便忍不住作詩調侃,是怎樣的一首詩被如今的人們稱為夸贊心上人的好詩呢?為何又成為了千古絕唱呢? 一、《戲贈張先》 蘇軾,號東坡居士,善于作詩詞,更加善于結交朋友。在一次參加好友張先的新婚時,作下了一首調侃詩《戲贈張先》,以此來調侃好友“老牛吃嫩草”,這么大把年紀了,卻娶了一個小自己很多歲的小嬌妻。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首詩,是蘇軾對于好友張先娶小嬌妻這種老牛吃嫩草行為的一種調侃,也是為了回應張先娶貌美小嬌妻時得意洋洋創作的打油詩。原詩是:“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張先的這首詩算得上一首艷詩,蘇軾同樣以此回復張先,不得不說,蘇軾這種人就是天縱奇才,對于愛情的見解也是相當獨到。在張先的詩中,非常露骨地表達了對小妾的喜愛,兩人成婚之后,洞房花燭夜的場景也被張先直白地描述出來。 能看出張先新婚之后的喜悅之情,字字露骨,字字傳情。能和蘇軾成為朋友,文學上的造詣當然也不會太差。蘇軾看見好友如此直白,便打趣作了《戲贈張先》,雖然是用來調侃張先的,但是卻從側面看出來不少問題。 首先先分析下這首詩,此詩共有四句,前兩句直接表達了兩人年齡上的差距。十八歲的新娘八十歲的郎君,滿頭的白發對著年輕嬌娘臉上的紅妝,張先比年輕的嬌娥大了一個輩分。后兩句則是學著張先的樣子,寫兩人洞房花燭夜,春宵千金時。 不同的是,蘇軾的表達稍微含蓄一些,尤其是最后一句“一樹梨花壓海棠”,更是暗喻兩人的身份和關系。一樹梨花壓海棠中,蘇軾借梨花比作八十歲好友張先,梨花是白色的,暗指張先滿頭白發,而海棠則是比喻十八歲小妾,紅色的海棠如同小妾的紅妝。 其中還暗含著詩人與友人之前的關系很好,因為蘇軾才能如此調侃張先。雖然這首詩是一首調侃詩,但是透過詩的背后,讓人們看見的則是當時女子的地位。是何故十八歲的嬌娥要嫁給八十歲老翁為妾,又是何故讓小妾心甘情愿地為他生兒育女?這背后的原因或許就是女子的地位。 二、宋代女子地位 在那個蘇軾那個時代,哪有那么多的神仙眷侶的愛情故事,何況是年齡相差如此之大的兩人,論容顏和體力都不及年輕人的張先卻娶了個年輕貌美的小丫頭為妾。足以見得,在當時女子的社會地位還是很低的。 雖然宋朝在歷代王朝中,女性的社會地位已經是很高的了,可以分家財,可以休夫,也有一定的繼承權利。但是,即便是地位有所提高,女子依舊遭受著不公平的待遇。在古代,女子只要失身就很難嫁人,尤其在宋朝,女性若是失身便要選擇自己死亡方式。 宋朝的男人會給女人建議,要么投河、要么上吊、要么咬舌自盡,總而言之,在當時女子失去貞操便等于失去活路。宋朝的女子,基本都要纏足,三寸金蓮便是從那時興起的。就像詩中的十八歲小妾,她或許是因為父母之命,嫁給了張先。 因為張先的家境條件還算不錯,吃穿都可以不愁,雖然張先年歲已高,但是好在家中有錢。再加上女子地位本來就不高,無論十八歲小妾是否愿意,都會被嫁給張先,她根本無法同自己的命運對抗。后來宋朝女性可以再嫁,因此對于小妾而言,可以再嫁給別人。 當然小妾也可以繼承張先部分財產,所以蘇軾的這首詩寫的根本就不是愛情,而是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在大家都認為“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一句愛情詩的時候,或許會想到蘇軾的愛情故事。 三、蘇軾的愛情故事 蘇軾的第一段愛情是與發妻王弗的故事,王弗年輕的時候,樣貌端莊,知書達理,16歲便嫁給了蘇軾。成為蘇軾的賢內助,有時幫助蘇軾解決困惑。但是兩人在一起也只有十一個年頭,妻子便因病離開人世。蘇軾便在發妻的墳前種下三萬株松樹,用來寄托對發妻的相思之情。 同時寫下了一首《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很難想到,妻子的離開,每日坐在妻子的墳前,看著慢慢長大的松樹,心中的相思之情怎么也難以排解。后來,蘇軾娶了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發妻的堂妹王潤之。 王閏之陪伴蘇軾度過了25年,她生性溫柔,處處依著蘇軾。蘇軾在被貶謫期間,王潤之一直不離不棄地幫助著蘇軾,兩人同甘共苦,蘇軾也很愛這個女子。王閏之離開之后,蘇軾痛苦肝腸寸斷。并寫下悼文,離世之后要和王閏之合葬。 因此蘇軾在去世后,弟弟蘇澈便把他和王閏之葬在了一起,實現了蘇軾說的“唯有同穴”的愿望。蘇軾還有一個紅顏知己,王朝云。她是蘇軾的侍妾,在蘇軾困頓的時候,一直陪伴著蘇軾,她與蘇軾如同知己,兩人之間的關系比起兩位妻子更加親近。 蘇軾給王朝云寫的詩歌是最多的,可見對她的寵愛。在王朝云去世之后,蘇軾答應她不再娶妻,后來蘇軾一直一個人。蘇軾經常感慨道:知道我的就只有王朝云,她真的是我的知己啊! 結語: 對于愛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張先年老的時候能夠娶十八歲的小妾,蘇軾便用一樹梨花壓海棠來比喻兩人的關系,暗指張先老牛吃嫩草。無論是蘇軾還是張先,在宋朝男人有三妻四妾實屬正常,蘇軾對待每一段感情都有自己的見解。 他認真對待著每一段感情,可以從他的詩中看出來,他的愛情也是純粹的。最后,愛情早已經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了,兩個相愛的人能夠共度困難,相守一生。只要值得就去愛,沒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鴻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