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中年,人生過半。 經歷了坎坷變故,看透了人情世故。 就該漸漸看淡,那些所謂的人前風光,和徒有其表的虛名。 有句話說得好:“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越是喜歡顯擺的人,最后越會淪為別人的笑柄。 尤其是喜歡炫耀下面這4樣東西,看似有面子,實則很掉價! 炫耀自己的財富 古語有言:“客不離貨,財不露白。” 意在勸誡人們,守好自己的錢財,不要隨意向外人透露。 但不知從何時起,朋友圈開始盛行一股“攀比”之風。 你秀三室大房子,我就一定要秀豪華裝修; 你曬日常工資,我就一定要曬豐厚年終獎; 你帶娃國內游,我就一定要帶孩子出國游…… 好像露富越多,就越能高人一等。 但一個人的底氣,從來就不是靠“炫富”得來的。 正如《非誠勿擾》節目中黃菡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我買得起蘋果,所以不在意別人說我用小米。” 真正有所成就的人,一般在生活中都很是低調。 就像嫁入豪門的郭晶晶,從來不炫耀自己的財富,平日里都用一塊錢買來的皮繩,一個包能背四五年。 但卻從未有人,懷疑過她的實力。 飽滿的麥穗,大多時候都是低頭朝著大地。 當你有一天,能夠放下所謂的面子和虛榮,不再靠短暫的優越感來獲得滿足,你的人生,才真正開始。 炫耀自己的幸福 網上有句話:“現代人,經常會把分享和炫耀搞混。” 深以為然。 如今很多人都會在朋友圈里記錄自己的“幸福生活”: 昨天過生日,老公給自己買了多少大牌禮物; 今天紀念日,又帶著妻子去了哪些高檔餐廳; 明天還沒到,已經開始計劃著要去哪里旅行…… 殊不知,炫耀不等于分享。 分享是熱愛生活的表現,而刻意炫耀只會讓別人覺得你是多么的虛榮。 真正幸福的人,從不需要通過秀恩愛來證明。 我的一個同學,她和男朋友在一起之后,兩個人很少在朋友圈提及對方。 身邊朋友都以為他們快要走不下去的時候,突然就收到了兩人的結婚請柬。 后來,我好奇地問她:“你們感情這么好,怎么從來不見你在朋友圈曬出來?” 同學幸福地說:“幸福是自己的,又不是給別人看的,我們的小確幸,我們自己品嘗就好了,哪里需要去和別人炫耀,更別提需要別人的眼光來證明我們的相愛。” 一番話,清醒而自知。 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活在別人的眼光里,擰巴了自己,也討厭了別人。 畢竟,真正的幸福,從來不在別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 炫耀自己的學問 老人們常說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沉默寡言,行事沉穩大氣,功到自然成; 相反,那些成天吵吵嚷嚷的人,多半肚子里沒多少東西。 曾聽聞一個故事。 我國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曾邀請溥儀到家中做客。 期間,他饒有興致地向溥儀展示自己珍藏半生的古董字畫、金石玉器,想借此機會在溥儀面前賣弄一番,好好展現一下自己的才華。 誰曾想到,溥儀對此根本沒有多大興趣。 甚至指著其中一件,說道:“你這件是贗品。” 王國維大驚,這都是他精心挑選出來的寶貝,自己的文化造詣如此深厚,怎么可能會看走眼。 于是等溥儀走后,他立刻找好友鑒別,果真是贗品。 從此以后,王國維對這位末代皇帝佩服的五體投地。 可溥儀卻漫不經心地說:“我不懂什么鑒別方法,我就看著你那幾樣玩意跟我家里的有些差別罷了。” 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永遠不要向別人炫耀自己的學問,因為很有可能就成了班門弄斧。 唯有時刻保持一顆謙遜之心,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炫耀自己的人脈 什么是人脈? 作家晚晴說過一句話:“人脈不是認識,而是彼此資源的置換、身份的對等、圈子的一致。” 如果自身沒有硬實力,無論你認識誰,人脈都將是一個笑話。 朋友大鵬曾是一家公司的銷售經理,因為業務需要,所以認識了很多行業的大佬和牛人。 在他的朋友圈里,不是和某個行業精英的聚會合照,就是和某位知名人士的聊天截圖。 在外人眼中,大鵬就是一個人脈極廣的厲害人物。 有一次,一個朋友找他幫忙,大鵬洋洋得意地應承了下來,心想憑借自己的人脈關系,肯定分分鐘就能搞定這些小事。 誰知,當他真的把電話打過去的時候,對方只是和他敷衍了幾句,就掛斷了電話。 而另一邊,朋友以為大鵬不愿意幫自己,也對他心生埋怨。 事后很久,大鵬和另一位朋友說起此事,朋友對他說:“你啊,就是太自以為是了。你不過是一個銷售經理罷了,人家憑什么要幫你?之前答應也不過是應付你身后的平臺,不是因為你。” 大鵬這才明白,自己錯將平臺實力,看成了自己的實力,更錯把別人的客氣,當成了自己的人氣。 正所謂:沒有金剛鉆,就不攬瓷器活。 不論認識多少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都不要輕易攬下。 如果僅僅仗著認識的人多,就把什么事都往身上攬,最后攬的事越多,得罪的人也就越多。 人生,往往是成在適度,敗在過度,誤在失度。 低調一些,麻煩自然就能少一些。 曾國藩曾言:“好勝人者,必無勝人之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炫耀是人性之本能,這無可厚非。 但不分場合、不顧實際地吹噓炫耀,不過是內心的虛榮與好勝之心作祟罷了。 尤其人到中年,倘若還做不到自知與自制,在朋友圈里任性而為,非但不能為自己增光添彩,反而會討人嫌、惹人厭。 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不大聲喧嘩。 他們深知有些成績,不一定非要說出口;有些實力,也不一定必須擺出來。 說話有分寸,做事留余地,才能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點亮在看,愿你我都能活的通透、活的低調,安靜享受幸福,從容過好余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