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湄夕 最近網絡上流行的一個詞語叫“空巢人”,指的是那些離開家鄉和家人來到陌生的大城市打拼并且獨居的群體。 在和朋友談到這個詞語的時候,她感嘆,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個“空巢人”! 莊子說:“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當我們提起孤獨時,很多時候聯想到的就是一個人無助空虛或者其他不太好的方面。其實,孤獨,才是我們成長的最大助力。 可以說,人越長大,越應當習慣孤獨。 01拒絕孤獨,等于拒絕成長 在一次大學同學聚會上小哲向小生感慨道:“我應該早點向你學習,我曾經還偷笑你不合群,是一個呆子!現在想起來真是后悔不已!” 大學里,小哲總是活躍在各種社團組織的活動中。對身邊同學的事情表現得尤為熱衷。但他卻很少把時間用在功課和考證上,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他處處碰壁。 反觀小生的大學生活,他很喜歡攝影,為了能利用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攝影,他拒絕參加很多實際上僅僅是浪費精力和時間的活動,一心放在鉆研攝影上。 當同學們都在各類學生社團活動中競相綻放光彩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尋找合作伙伴。還沒有畢業就在學校旁邊開了攝影工作室。 正如《生活大爆炸》所說的:“在那些你獨自一個人度過的時間中,你真正要做的是讓自己變得有趣,等有天別人注意到你時,他們會發現一個比他們想象中更酷的人。” 人只有在孤獨中,才能積蓄向上成長的力量,熬過一段不為他人理解的時光,才能像竹子一樣在黑暗中狠狠地吸收大地的精華,等待時機努力向上生長。 相反,如果時間和精力總是被頻繁地用在與外界的交流當中,就會失去關注自己內心世界的寶貴時機。 害怕孤獨的人,總是需要和他人建立聯系,所以根本沒有充分的時間來直面自己。 拒絕孤獨的人,實際上就是在拒絕成長。 02享受孤獨,就是在提升對幸福的感受力 有個叫namytone的日本女孩子,經常在社交網站上分享她每天的獨居生活,很多網友被她這份對生活的幸福理解所吸引。 她居住的出租屋面積不大,但是她每天都把屋子收拾得干凈整潔,布置得溫馨且恰到好處。 每天早起2小時做瑜伽,然后再給自己做一頓豐盛的早餐。換上舒適得體的服飾,再出門辦事。 周末的時候,就是她最享受屬于自己時光的時候,給自己做一份美味的晚餐,或者讀一本好書。 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只有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只有在孤獨中,才能在目力所及之處去感受幸福的樣子,從細枝末節中,看見星辰大海,感受到自己對幸福的理解,也才能夠完全的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成為自己。 尼采曾經說過:“當你簡化你的生活,宇宙的法律將會更加簡便,孤獨不會孤獨。” 其實,真正享受孤獨的人,并不會真正感覺孤獨,相反,孤獨才是他們的人生底蘊,是他們對幸福的解讀。 木心19歲決心學藝術,學畫畫,師從林風眠,畢業后一頭鉆進人跡罕至的莫干山讀書、寫字、作畫、研究學問。 有人問他為什么畢業之后拒絕了做教師的邀請,這也許在旁人看來是非常體面的工作。 木心卻說:“這樣的生活雖好,但卻是常人的生活。溫暖、安定、豐富,于我的藝術是有害的,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獨、單調的生活。” 木心在孤獨里完成了他對幸福生活的感受,當他在莫干山生活了6年之后,行囊里背著100多部中短篇小說,還有很多水墨畫。 享受孤獨,就是在時空里延展對幸福的感知力。你有多享受孤獨,就能在多大程度上豐富內在的精神世界。 就像《月亮和六便士》中所說的那樣:“這個世界就像頭頂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發著寧靜又平和的光芒。” 03孤獨,才是一個人成長的標配 作家寧遠說:“孤獨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人在孤獨時間里所做的事,決定了這個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一個人要實現事業的成功和個人的成長,都必須要經歷那些孤獨艱難的磨練。 葉嘉瑩一生遭遇重重磨難,但是她在詩歌的孤獨里獲得了終生的慰藉和內心的從容。 母親自幼病逝,她獨自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并完成學業。 青年時期,經人介紹結識丈夫并生下女兒。但是不久,丈夫被捕,她獨自撫養兩個女兒長大。 到了晚年,女兒和女婿雙雙遭遇車禍,白發人送黑發人。 八十歲的高齡,葉嘉瑩仍然飛往世界各地講學,向世界傳遞古典詩歌之美。 在她執教的37年中,每天凌晨2點半睡覺,6點鐘起床。經常在深夜里完成詩歌翻譯、創作、解讀以及備課。 楊熹文說:“所有的堅持,都是孤獨的,回報越高的事,堅持的人越少。所以我們才說,優秀是孤獨者的游戲。” 有些人也正是因為忍受得了常人不能忍耐的孤獨,最終在孤獨里開出花,豐盈著靈魂,真正締造一個人的成長和優秀。 歌手阿朵在最紅的時候,消失了7年,去苗族最原始生態的村落里當一名村婦。 每天的生活就是下地種菜,和苗族人民一起學習民族音樂,以及反思自己的人生,用孤獨的方式再次成長。 7年以后,她以新民族音樂傳承者的身份站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臺上,實現了新的成長和蛻變。 孤獨,是我們認識自己,與自己達成和解的必經之路。在孤獨里,我們才能夠看清自己靈魂的底色,真正獲得內心成長的堅實力量。 04午堂登紀雄在《孤獨力》中說:“獨處時間是拿回自己主導權的重要時間。” 在孤獨中,我們才能夠直面自己,拿回對自己一切的主導權。在孤獨中調整自己,積蓄力量,聽從內心的聲音,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活。 尼采說:“我們走得太快,是該停下來等等靈魂了。” 與君共勉。 責任編輯x圓滾滾 值班編輯x擰發條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