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于海洋的珠寶有很多種類,如珍珠、珊瑚、玳瑁、貝殼等,其中貝殼最為常見,價格也最為親民,但你見過貝殼浮雕嗎?一種刀尖上的貝殼技藝,使平凡的貝殼華麗變身,成為精美珠寶! ★古老的技藝、不朽的傳承 貝殼浮雕屬于寶石淺浮雕技藝的一種,歷史悠久、年代古老,最早出現于古希臘,與地中海附近出產纏絲瑪瑙貝殼有關。纏絲瑪瑙貝殼是一種表層與底層顏色各異的貝類,人們通過對其表層白色鈣化物進行雕刻,進而與其玻璃質深色底層形成對比效果,最終在厚度僅為1-2mm的貝殼上形成富有立體感的造型。 后來技藝流傳到那不勒斯地區的希臘塔小鎮,并在當地大為發展,當時甚至被稱為全世界貝殼浮雕藝術的中心,輝煌一時。然而,進入工業時期之后,貝殼浮雕業受到機械化沖擊,從業人數銳減,如今當地僅有不足50人從事貝殼浮雕技藝。 ★刀尖上跳舞,手工下雕刻 貝雕,將海的綺麗與傳統技藝相結合,融合了貝殼的自然之美與雕刻的技藝之美,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貝殼材質十分脆弱,不能對其使用機械化手段,因此貝殼浮雕只能通過傳統的手工雕刻完成。貝殼不同于其他雕刻寶石材料,并無統一的厚度,且每片貝殼的表層厚度也存在差異,有的地方不足1mm,而有的地方卻厚1.5mm,并非在一個完整的平面上,給雕刻者帶來很大難度,也是不能應用機器雕刻的主要原因。但正是由于貝殼這樣的特征,才保證了每件貝殼浮雕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與眾不同的。 貝殼浮雕技藝是匠人們通過使用各種型號的刻刀,在貝殼上通過刻刀的雕琢,白色表層形成浮雕圖案,深色底層形成背景,從而雕琢出不同的造型和圖案。一件貝雕作品的創作一般分為七步,一、貝殼的初步切割;二、貝殼形狀的繪制,在貝殼里層用鉛筆勾勒輪廓線;三、二次切割;四、打磨切割后的貝殼形狀;五、貝殼固定,利用熱瀝青、石膏和蠟的混合物把貝殼片固定在短木棒的一頭;六、造型圖案雕刻;七、清理和拋光。其中,重中之重的自然是第六步,也是最為考驗匠人技藝的一步,能否將人物、風景、造型于方寸之間刻畫地惟妙惟肖、生動逼真。 ★海洋的饋贈、美妙的藝術 貝殼,多數擁有著絢麗的色彩和曼妙的紋理,尤其是海貝,更是色彩層次變化多端,成為匠人們制作俏色浮雕的絕佳材質。匠人們通過高超的浮雕技藝,突顯了貝殼不同色彩的層次感、造型圖案的立體感。一件件細膩、精美的作品巧奪天工,古樸典雅、珠光晶瑩,并且貝殼的價格更為親民、重量輕便適于佩戴,貝殼浮雕首飾一度成為人們的大愛之選。 貝殼浮雕作品以人物肖像、植物花卉、動物等為主,制作成胸針、戒指和掛件等首飾,也有貝雕大師創作了部分關于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和古希臘神話題材的精品之作,如萊奧納多·達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米凱朗基羅《最后的審判》等。同時貝雕在腕表領域也開始了新的嘗試,如寶璣公司部分表盤就是由貝雕制作而成的,備受大眾喜愛。 海,深沉而寧靜,貝雕,小巧而精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