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從黃海灘涂,通往鹽城方向的一里河航道。這個航道每天來往奔波的小客輪,乘載過往的無數知青,是喜,是憂,個中的夠味只有自己知道。 在碼頭起點處,有著近萬名來自省各城市的下放知青,他們在黃海灘涂上,年復一年的難苦的勞作,身心倍受煎熬。他們在一種社會狂潮的裹挾下,被無情的逐出城市,成了一個時代的棄兒。 現在看到的這個船碼頭殘敗破落,而在那個年代,卻是每位知青心中抹不去地標。知青們懷揣著無數夢想,從這兒放飛,卻被這兇煞的隘口阻斷而沉沙折翅;又有多少思鄉心切的人,來到這個碼頭,可碼頭顯現出一付可怕的猙獰,回鄉的路便成一條遙不可及的天河! 在每天的凌晨,總是那泊位在碼頭邊輪船的聲聲的汽笛,打碎了知青們思鄉的夢,繼而始發輪船漸行漸遠汽笛的衰竭聲,則帶走的是那些有家難歸知青們無盡的鄉愁…… 當暮色降臨,那返程的客輪拖長長疲憊的咽聲,把那些回家不想重歸的青年,再次扯入沒有盡頭的人生征途,只能期待著上帝能賜予的浮光掠影…… 當田間勞作苦累的難以承受;當食不裹肌的饑腸轆轆;當疾病折磨的疼痛難忍……總有一些行單只影的知青,頂著風雨、冒著嚴寒,踏在河岸邊的那個船碼頭,迎著朝向家鄉的遙望,向著遠方的父母,發出悲天的動地呼喚…… 十年建制的兵團生活,記錄著近萬名方強農場知青,蹉跎歲月的青春史;近十年船碼頭的風風雨雨,承載著那一代知青人的悲愁與苦澀。 歲月流逝,斗轉星移。當年的那條客輪已船成朽木、那座船碼頭己凄涼荒蕪,它完結了那一個時代的任務,但它仍在把那段知青的青春過往史,同那歷經蒼桑的苦難歲月,向后來一代接一代的人們訴說…… 冬歌文苑∣有影響力的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