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幾個篇幅介紹一下翡翠原石的各種玩法。 全賭料、脫沙料、開窗料、明料、片料是翡翠原石中最常見的幾種玩法,這幾種玩法就完全把用戶屬性區分開來了。 什么樣的人喜歡玩什么樣的原石,且聽我一一道來。 全賭料 玩此類原石的人群一共兩類,一類是有超高眼力和膽識的大神,還有一類就是聽風就是雨、對翡翠賭石一知半解的新手,聽別人美言幾句可能就會下手了。 此類原石的風險最大,新手小白一般買來都是一刀切,但是行家大神買下后都是擦窗。 行內有句話叫十擦就漲,十切就垮,說的就是全賭料。 此類料子就連成品為王的廣州玉商都不敢輕易去搏,一不小心就會血本無歸。 脫沙料 一般達到脫沙級別的料子價格都不會太低,因為料子的品質已經若隱若現地擺在那了。 此類料子基本上都是賭石行家玩,高價格,低風險。 脫沙料一般就是搏棉、搏裂為主,棉多棉少會完全影響取件的品質,裂多裂少完全影響取件的數量。 有時候一塊脫沙料在沒開窗時看似完美,但是在開窗后可能就會發現棉層。 不熟悉的人發現棉層后可能就不敢再繼續開窗或者深壓窗口,但是有經驗的行家會分析棉層的分布和深淺,在一塊冰種的原石上壓下一公分的窗口。 換成是你,你敢不敢? 明料、片料 此類原石一般以緬甸供應為主,基本上都是原石開采出來直接在礦區就切開了,緬甸礦主會直接根據原石的品質定價,或者直接丟進公盤讓行內人自己去競價。 還有一類就是玩家切開的,有賭贏的,有賭輸的。 翡翠賭石最終會變為成品在市場流通,那么為什么賭石行家不直接買石頭做成品呢? 這其中就牽扯到翡翠的流通環節,從賭石到成品前,每經過一個步驟都有一道屬于自己的風險。其中的這些風險又會有不同的人群去承擔。 賭石的流通和成品完全是兩碼事,每個環節的銷售渠道又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買高價脫沙料的人群基本上都是行內人,行外人很少,行內人買來基本上會大面積開窗轉手賣給廣州玉商。 買全賭料的人是行外人多,行內人少,行外人切開會走一些私人訂制,行內人則會直接賣給同行,讓同行去做下一手生意。 買明料片料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廣州玉商,當然也會有一部分人去買片料走私人訂制。 整個翡翠產業最終會歸集到成品上,成品又以廣州為主,當然現在瑞麗、盈江等地的一些加工產業也在蓬勃發展,但是和廣州相比還是遠遠不及。 文章轉自互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