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垂柳掩映的松江路 松江路,古老的堤 小城的發源地 我看見150多歲的松江 向洞庭湖奔流而去 永遠不會停 江上有捕魚的小船 岸邊也還有老者在垂釣 我看見三三兩兩的女子 面無表情 站在堤邊低處房子的門前 寂靜地向我向行人 拋來暗示 走過玉帶園便是北湖公園 我看見白色的練功服 在打太極 白鶴起舞 清心寡欲 謝家渡的路口 富足、美麗、歡笑的女子 打著手機從我面前走過 毫無顧忌地跟誰暴粗 猜想是別樣的情話 再往前,我又看見 三三兩兩的女子 面無表情 倚在堤邊房子的門前 或散站在巷口 她們看見去菜場買菜的居民 看見爺爺奶奶們送孫子 去上學或補習 還有小車、摩托車 飛快地從她們面前馳過 卑微到塵埃 她們已沒有了暗示 而是十分落寞 每一個落寞的背后 都有一個落寞的家 她們處在低處 總是被遺忘 低處有低處的掙扎 高處有高處的齷齪 而今這世道 誰也別笑誰 至少,在低處掙扎 好過那些在高處的齷齪。 高 成 文 學 顧 問:王夏子 覃世良 名譽總編:覃章海 周 兵 總 編:覃亞志 副 總 編:趙先知 杜旭瓊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