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屬于中醫鼻淵的范疇,每到冬春交季的時候,乍暖還寒,氣溫的劇烈變化常可誘發本病,一旦發作:噴嚏、鼻塞、流涕以及頭痛諸癥蜂起,作者曾應用蒼耳子散、防風通圣等方劑進行治療,但效果欠佳,于是查閱文獻,翻閱醫籍,發現《傷寒論》葛根湯加減治療鼻淵,效果肯定。下面就介紹一例臨床有效的案例。 案例介紹 既往病史: 患者,男性,40歲,初春時節就診,患者訴每到這個季節就會發病,噴嚏頻作,鼻塞不通,鼻流清水,然后轉為鼻流黃濁涕,頭懵昏沉,迄今已有5年之余,曾做頭顱CT,各鼻竇、鼻腔未見明顯異常。平素著涼后容易出現噴嚏鼻塞,多年來服用各類中西成藥,外用洗鼻水,針灸刺絡等,效果并不明顯,病情反復發作,患者頗為痛苦。 來診癥見: 噴嚏連續不斷,鼻塞不聞香臭,晨起鼻流黃濁涕,日間鼻流清水,惡風頭脹,發熱心煩,大便溏軟,小便調,飲食可,舌暗紅苔厚膩中后部黃,脈沉弦滑數。耳鼻喉科檢查:鼻腔黏膜充血腫脹,鼻甲輕度肥大,右側鼻后孔膿性分泌物較多,影響通氣功能。 病情分析: 冬春時節,氣溫升降很快,乍暖還寒,衣物增減不當,或者居室溫度調節不利,很容易感寒。寒邪襲表,邪氣阻滯經絡,肺失宣降,氣機上逆,故噴嚏頻作,鼻流清水,清竅不通則不聞香臭。寒郁肌表故惡風。寒郁化熱,則頭昏頭脹,發熱心煩。舌暗紅苔黃厚膩提示尚有濕熱濁邪,脈象沉弦滑數則說明寒郁熱伏,表里同病。故診斷為寒邪襲表、肺經熱盛、濕濁阻竅。處方葛根湯解表祛邪、開湊理、通利鼻竅,加細辛、白芷、辛夷、蒼耳子加強宣通鼻竅的作用,加桔梗、石膏清熱宣肺,化濁排膿,加薏仁清熱化濕排膿,諸藥合用共同達到發表清熱、消癰和營、蠲涕通竅的作用。 治療效果: 二診時噴嚏減半,鼻竅較前明顯通利,不惡風,涕量明顯減少,頭痛減輕,自覺發熱減輕,于原方中加魚腥草15克繼服。三診時偶見噴嚏,鼻已通氣,可聞香臭,清涕銳減,頭痛若失,黃膩苔消退,脈象弦滑力減。守方調理月余,諸癥消失,再以益氣補腎法鞏固療效,隨訪至今未再發作。 小方家用 在這里還有一個簡易方法可以在生活中使用,尤其是不便就醫的時候,遇到感寒發作時可以熬制神水祛寒:蔥、姜、蒜、香菜根各三五片或段、紅糖一大勺,服用的量可以根據癥狀改善的情況來定,多喝一些少喝一些均可,以鼻塞、噴嚏減少為宜,如果流黃涕的,或者自覺熱郁頭痛、口咽干燥,可以在服用神水后,用金銀花、生甘草各6-9克泡茶代飲,清宣郁熱,如果不能好轉的請及時就醫。 |
|
來自: 德壽堂圖書館 > 《鼻咽炎咳嗽扁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