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 青蔥校園里一一離別的學生,找工作的,讀研的,出國留學的,大家都選了不同的路。 那些在校園里曾經的情侶,愛了的,分別的,從此不再見的,一生好好珍惜的。畢業了以后離校的,走了的,散了的,聚著的,兩兩相依。 尤其是異國戀的那些,有些人選了畢業了以后回國。有些人選擇在澳洲過渡一下能不能移民。 大概因為這樣的季節,所以我特別想寫寫那些因為短暫的發展而不得不異地,卻堅持著自己感情的情侶們。我想講一講身邊看見過的兩對溫暖的異地戀的小故事。如果你正在異地戀,或者即將異地戀,希望這故事,能讓你被這里面的真情實意感動,能給你勇氣,放下對距離的擔心。 并不是所有的異地戀都會出現最苦的艱辛,也不是所有的異地戀最終都會把感情消磨殆盡。可是我依然相信,在感情里有的人說不出哪里好,所有距離都取代不了。 博士夫婦 相互扶持的相濡以沫 博士夫妻是我的粉絲,哈哈,大概是粉了我好幾年。據說我的論文帖完全支撐了當初他們發文章的那一段黑暗。征得他們同意,想寫一寫他們的小故事。 博士是一個理工男,而且是一窮二白的理工男。總之是非常窮的,窮到學費都快掏不起了。博士老婆和他是大學同學,同校不同系。據說是一下子就看對眼了,從此再也沒想過分開。 碩士畢業的時候博士順應大潮跑到了北京做研究,正好趕上國外的學校全獎招聘博士,博士抱著對科研的熱情,就決定去闖一闖世界。和老婆商量了一下,去不去? 老婆那個時候已經工作了,在一個特別好的事業單位。說行,我支持你。于是博士就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出國的路線。剛開始博士出國的時候,總想把老婆帶出來。每天在獎學金里省吃儉用,幻想著給老婆省出來一個出國留學的學費。 一包一刀的胡蘿卜吃一周。燉雞腿,燉牛肉,燉花菜。什么特價燉什么。住在人家客廳隔出來的小臥室。一米八的身高,腳經常懸在床墊外。 后來攢了一點錢。老婆也申請了同學校的博士,可是因為自身的專業局限,只能申請到半額獎學金。因為不想異地,還是來了。 人家都說異地戀最怕第三者插足,可是壓力太大的人,別說什么第三者了。原配都插不進去。 有一陣子博士面對發論文的壓力,如果不能夠發到導師指定的級別論文,就面臨著獎學金被停掉的風險。接連有兩個師兄退學,有一個甚至深夜徘徊在悉尼的海岸線上想要投海。那一陣子博士簡直壓力山大,一米八二的身高瘦的快要下130斤了。在論文和經濟雙重壓力下,常常晚上失眠。 后來老婆說這樣不行,讀書時為了更好的生活,不能因為讀書連半條命都搭進去。于是毅然決定退學回國工作,又回到了兩地的狀態。 幸虧有工作經驗,畢業院校又夠大牌,至少工作上沒受虧待,收入頗豐。這樣每每博士遇見論文壓力,被導師各種威脅要斷獎學金的時候,老婆都會說老公別怕,獎學金斷了我把學費給你補上。因為兩個人是一條心,一個橫下心來賺錢,一個橫下心來讀書。 博士在第三年一下厚積薄發,連中三篇特別牛的文章。據說這三篇里任中一篇都能讓一個學生從他挑剔的導師手下畢業。第一篇通知錄用的時候,老婆正在一個條件艱苦的地方做項目,零下二十幾度的外場地,凍得手機都不正常工作,斷斷續續的告知好消息,老婆高興的在晚飯的飯局上一口氣喝掉半斤白酒,散了桌回酒店,邊走邊掉眼淚。眼淚還沒流下來,就在臉上凍成了一條。 問過他老婆,說那個時候沒覺得抱怨。只覺得心疼。好歹她這邊在國內還能吃香的喝辣的,只要經濟寬裕,工作順利,寂寞算是哪顆蔥?可是博士在那邊經常通宵熬數據。那個年代流行facetime,下了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回家把視頻撥通。 兩個人誰也不掛,各做各的事情。吃飯,加班,看電視,互不干擾,卻又好像一直生活在一個屋檐下。 有的時候看甄嬛傳怕影響博士做實驗,就帶了耳機。但視頻的窗口還是開著。還有的時候因為時差迷迷糊糊的睡過去,半夜醒過來看見iPad的光芒微弱,喊一聲,對面的人還在。 博士老婆經常出差,每去一個城市,就給博士寄一張名信片。三年半過去,也大概寄了大半個中國的名信片。有一次和客戶吃飯吃壞了肚子,整整發燒了兩天,躺在家里一直開著ipad,博士就在大洋的這頭一會兒問問你好點了沒? 有的時候和客戶出去唱KTV,必點北半球的孤單。少了你的懷抱做枕頭我不習慣,太平洋的潮水澆不滅我北半球的孤單。 博士除了苦逼的發論文,一有假期就往回跑,省下的錢全買機票,最猖狂的一次是一年跑了10次,哪怕只是一個周末。因為太珍惜相聚的時光了,所以根本也不吵架。吵架浪費時間。 最后博士很順利在很短的時間里畢業了,應該是他導師手下讀的最短期的。也很順利的走向了工作。他找到工作的穩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結束了和老婆長達五年的斷斷續續的兩地生活。 現在兩個人都在澳洲過得很好,應該和所有幸福的夫妻都一樣。博士夫妻覺得只要想在一起,有想要在一起的真心,異地又有什么關系。 真正喜歡一個人,不應該像小說電視里那樣,我怕我的存在成為你的拖累,然后我就要放棄你。而是應該讓自己更加堅定萬分,彼此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的要站在對方身邊,成為最好的搭檔。 在所有的感情里,異地戀縱是很辛苦的,卻不是最辛苦的。最最辛苦的感情是兩個人不是一條心,誰也不肯心疼誰。博士夫妻一看見對方受苦,滿心都冒著酸楚,所以才選擇了短暫的分開,為了就是相互攙扶之后走的更遠更久。 五年時間,說短不短,可是真用一生來衡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90后夫妻 最簡單又溫和的堅持 90后夫妻是我朋友圈里面最年輕的一對,91年和92年的,軟妹子比較喜歡百合花,因為百合花的花語是純潔的愛。 初中的時候,男孩隨著爸爸媽媽從一個城市調動到上海,和女孩坐同桌。他英語好,一口流利的口語好像母語。她數學好,基本次次考試都是滿分。他們倆還有共同的愛好,打游戲。 一來二去,耳鬢廝磨,兩個人在一起特別開心,特別聊得來。初三就私定終身,兩個人都是很簡單又怕麻煩的人,高中又堅定溫和的考到了一起。手拉手散步,頭碰頭學習,走過了三年。 高考時男孩直接去了美國讀本科,而女孩留在上海的大學。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寫了一千多封電郵。每天的情況記錄匯報,仔細至極。女生傾訴,男生看。有的時候顧不上,發一句話,這郵件也得是寫的。兩個人聊天的記錄全保存著,從開始的qq,gmail,到后來的微信。中間一度家里以為,這么遠早就分手了吧?可是兩個人沒有任何是非的,不慍不火的聯系著,愣是沒分手。 遠方的人屬于遠方 遠方屬于遠方的人 大四的時候,男生在美國跑了很多學校,幫女孩子申請了同樣的城市讀研。終于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異地戀。甜蜜的一起租了房子,還養了一只貓。女生很喜歡玩樂高,男生又喜歡打游戲。兩個人攢了錢就買樂高,女生拼,男生在邊上打游戲,一只貓窩在腳底下打瞌睡。 后來男生比女生早半年碩士畢業,在美國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又不想回國。最后選擇來了澳洲。先來澳洲找了半年工作,找到比較穩定的工作后,女孩子也拿到了碩士畢業。跟著來了澳洲。和女孩來的還有他們那只貓。嗯,據說托運的過程中還暈了機,下了飛機哀怨了好幾天。 我第一次見到女孩子是他們的婚禮。百合花鋪滿了紅毯兩側。兩個人完全沒有什么愛的轟轟烈烈,死去活來的那個勁。但是眉眼里倒都是濃情蜜意。 被問到為什么從來沒有分手? 男孩子說愛一個人很麻煩,覺得這個人很好,最理解他,又懂得和他一起笑笑鬧鬧。雖然隔著江湖河海,可是網絡那樣近,這個人一直在身邊。有了假期就回去見面,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不過也就是四年多而已。聊著聊著,一天就過去了。數著見面的日子,一個月就過去了。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年就過去了。旁的人到是幫我們記著我們異地了許久,可是在我們自己看來,也就這樣過去了。 女孩子說并沒有覺得誰比他更好。對他精神上的依賴,遠超過了距離上的疏離。吵過架嗎?當然吵過,哪有不吵架的情侶。可是好的情侶吵架還是為了要好好在一起。因為是異地戀,所以特別珍惜這不易的情分。沒有作,凡事奔著溝通而不是置氣。于是也就這樣一路走下來了。 因為從來沒想過分手,所以才一直沒分手啊。對啊,兩個人如果真心想要在一起,在這個年代,又不存在兵荒馬亂的社會隱患,也不存在棒打鴛鴦的家族控制。那還有什么不能在一起呢? 這大概是我見過的最平和,開始時間最早的一對異地戀。完全沒有傳統以為的異地戀多么艱辛啊,因為距離產生的傷害讓人心痛啊。就是一對最普通最溫和的小情侶,仿佛很輕松的堅持著自己的感情。遇見了問題兩個人說著笑著,生氣著,和解著,最后還是一起解決了。 ![]() 是啊,有的時候覺得淚流滿面,看見一個人心里酸楚。離開一個地方,再也不敢回頭,以為自己一生最快樂的時光那樣濃烈的情感是愛情一種模樣。可是,兩個人這樣淡淡的一起成長,淡淡的看待那些不重要的距離,淡淡的溫存,淡淡的笑著,慢慢的長久的走的很遠,也是愛情的一種模樣。 人生是一場旅行,我們經歷了幾次輪回,才換來遇見一個人,你不妨大膽一點,再大膽一點。去愛一個人,去選擇一種生活,去走一段路。 異地戀也許不好,也許也沒有那么的不好。真心真意的想要跟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大膽點去嘗試,總是沒錯。 · 好文推薦 · |
|
來自: 毛毛蟲_Clair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