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納而眾目張,振領而群毛理。——《宋史·職官》 ●家富則疏族聚,家貧則兄弟離。——《慎子·內篇》 ●不掩賢以隱長,不刻下以諛上。——《晏子春秋》 ●不因喜以加賞,不因怒以加罰。——《晏子春秋》 ●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漢書·揚雄傳》 ●不加功于無用,不損財于無謂。——《漢書·楊王孫傳》 ●水至清而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 ●愚者昧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戰國策·趙策》 ●禍難生于邪心,邪心誘于可欲。——《韓非子·解老》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集·將誡》 ●過載者沉其舟,欲勝者殺其身。——《抱樸子·微旨》 ●若升高必自下,若陡遐必自邇。——《尚書·太甲下》 ●功列光于四海,仁風行于千載。——《后漢書·章帝紀》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老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記》 ●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史記》 ●明者遠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無形。——《史記》 ●發濫則無以為罰,惠偏則不如無惠。——《宋書》 ●士必從微而至著,功必積小以至大。——《周書》 ●全一人者德之輕,成天下者功之重。——《晉書》 ●恩賞明則賢者進,刑罰當則奸人消。——《遼史》 ●將相頂頭堪走馬,公侯肚里好撐船。——《增廣》 ●能讀千賦則善賦,能觀千劍則曉劍。——《意林》 ●刑罰不能加無罪,邪枉不能勝正人。——《后漢書》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 ●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后漢書》 ●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覺其善。——《后漢書》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成立之難如升天,覆墜之易如燎毛。——《新唐書》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韓非子》 ●病莫大于不聞過,辱莫大于不知恥。——《文中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