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學習是件非常辛苦的事,不付出努力不可能取得成功。然而,由于孩子天性好玩,往往一到學習的時候,就希望偷懶或者少花一點時間,這讓望子成龍的父母非常著急。 在這種情況下,平時溫情脈脈的父母就會變成另一種模樣,有的甚至逼著孩子學習。 女兒三歲時,美陽給她買了鋼琴。學習了半年多以后,女兒感到非常枯燥,漸漸失去興趣,希望減少練習的時間。 有時美陽不答應,女兒還會討價還價,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勢頭。 眼看說服不了女兒,她在著急的同時靈機一動,帶孩子看了一部BBC的紀錄片,專門講述鋼琴家本杰明·格羅夫納·格羅夫納的故事。 片中詳細記錄了他從一個頗有天賦的孩子,通過勤奮的學習和鍛煉,最后成為世界著名演奏家的成長歷程。看過影片后,女兒仿佛有所觸動。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像美陽一樣,希望他們努力學到更多的知識,因而對孩子的學習用心良苦,有時甚至顯得過分地嚴格。 其實,不是父母過于殘酷,而是他們深知:僅有天賦是不夠的,還需要后天的勤奮。 那么,天賦和勤奮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天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孩子有一定的天賦,這雖然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但再有天賦,但如果從此不再努力,把天賦消磨殆盡以后,最后也會默默無聞甚至一事無成。 古代的天才少年仲永從出口成章,到最后“泯然于眾人矣”,就是其中最真實的寫照。 以鋼琴家本杰明·格羅夫納為例,這是一位少年天才,10歲獲得英國普通中學的數學最佳獎;11歲參加英國廣播公司舉辦的青年音樂家大賽,并進入決賽;14歲獲得英國高級水準的會考文憑;18歲在英國平民音樂節的首次演出上,成為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獨奏者;19歲時在世界古典音樂節上,因精湛的技藝而譽滿天下,不但讓觀眾征服,就連專業的音樂評論家也贊不絕口。 他們認為,本杰明·格羅夫納對樂曲的風格、指法和演奏把握得相當好,讓人為之深深的傾倒。從此,他成為世界著名的新生代鋼琴大家。 然而,在本杰明·格羅夫納成功的背后,讓人不知道的是,他每天都進行長達5-6個小時的練習,有時還會花更長的時間。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刻苦地訓練,把平淡寂寞的動作化為無比愉快的享受,并以此作為終身的事業,這才成就了璀璨的人生。 有人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無獨有偶,世界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阿什肯納齊也是如此,他們即使在成名之后,每天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練習,讓人由衷地欽佩。 因此,成功就是1%的天賦,再加99%的勤奮,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地成功。 要想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鋼琴家,需要付出哪些努力呢? 一、要從內心熱愛學習鋼琴比較特別,它不同于一般的事物,需要具備一定的天賦,內心對其有非常深厚的愛好、興趣和基本的素質,這是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否則,不僅不容易堅持下去,甚至可能半途而廢。 二、學習要趁早鋼琴有其特殊性,要求孩子從小開始學習,這對迅速掌握基本功和增強指法練習,以及培養學習的習慣,提高其駕馭能力非常有利。 知名鋼琴家朗朗從2歲開始學起,喬安娜學習時剛好3歲,雖然本杰明·格羅夫納起步較晚,6歲才開始接觸鋼琴,但他興趣很濃,很快就迎頭趕上。 三、堅持不懈地努力每天都需要不斷地重復和堅持,忍受枯燥和乏味的訓練生活,才能使自己的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從而具備深厚的演奏技巧。 通過對音樂的理解,展現出藝術的感染力,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這樣才會得到觀眾的認可。 學習鋼琴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沒有學過的人往往不知道其中的艱辛。 即使是非常勤奮,也不一定能取得成功,還有很多人因為不能克服這種年復一年的訓練,因而中途退卻。所以,一旦學習,就要不懈地堅持下去。 事實上,除了學習鋼琴以外,就是做普通和平凡的事,一樣也離不開自身的勤奮。
因此,當孩子不愿學習時,不妨讓他多看看這些類似的紀錄片,這樣不用再苦苦地強迫他學習,也許能讓他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為他照亮前行的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