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像船長,運送水谷精微到達身體各個地方。若脾胃失調,船長就沒力氣開船運輸,貨物滯留積壓送不出去,碼頭就會癱瘓。所以脾胃病,易傷脾胃、肝腎、心肺、氣血…引起全身疾病。 一切脾胃疾病的根源是脾胃氣機失調 如何調理脾胃氣機呢? 張仲景《傷寒論》中的瀉心劑 雖然名叫瀉心劑 但卻被稱為脾胃疾病的第一方 僅十種藥排列組合成五個經方 達到調理脾胃氣機的功效 脾胃病被稱為千古難治之病,如果你有以下疾病和癥狀,就說明你出現脾胃問題了。 急慢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 胃食管反流病 胃潰瘍 肝膽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輕癱 癌癥 十二指腸潰瘍 潰瘍性結腸炎 惡心 嘔吐 納差 腹痛 黑便 消瘦 消化不良 口瘡 嘔血 噯氣 口苦 腹脹 燒心 反酸 便溏 整個瀉心劑具備寒熱互用、苦辛并進、攻補同施的功效,共奏調和寒熱、辛開苦降、補益脾胃之功,既有理中溫脾補虛之意,又有奏苦寒泄胃消痞之功,是一組調整脾胃、濕熱同治的良方。 在這十種藥里,起到辛開作用的藥,是半夏和干姜;苦降的藥,是黃連和黃芩;甘補的藥,是甘草、人參和大棗;附子溫助陽氣,大黃泄熱破結,這些藥就組成了可以治療多種脾胃疾病的五個經方。 半夏瀉心湯 有嘔吐、腹脹、腹瀉、惡心、腸鳴的可以用半夏瀉心湯。半夏、干姜、黃芩各6克,黃連、人參5克,甘草10克,大棗1到2個。堅持一兩周就可以見效。 甘草瀉心湯 有腹痛、反酸、燒心、口瘡、黑便、嘔血、便溏、痞滿的可以用甘草瀉心湯,甘草瀉心湯以甘草為君藥,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加大甘草的量,堅持調理2到3周,老是口腔潰瘍的人調理的時間要長一些,癥狀消失后藥量減半服用一段時間。 生姜瀉心湯 呃逆、噯氣、消化不良的可以用生姜瀉心湯,此方比半夏瀉心湯多了生姜。用到半夏6克、干姜3克、黃連5克、黃芩6克、甘草10克、人參5克、大棗1或2個、生姜15克。 生姜和干姜的用途用量用法都不一樣。干姜守而不走,溫脾胃溫腎陽;生姜溫胃止嘔,散發風寒和食滯,呃逆、噯氣、消化不良是因為有脾胃虛,有寒熱錯雜又有水飲食滯停在胃里,所以要用到生姜。 大黃黃連瀉心湯、 附子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姜瀉心湯,可根據相應癥狀小劑量在家調理使用,而大黃黃連瀉心湯和附子瀉心湯,則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